第131部分 (第3/5页)
他深深地知道,要做一个能够媲美汉武帝唐太宗地千古明军。没有充足的钱财是不行地。至少所谓的汉唐盛世,不就是他们用数之不尽地钱财打出来的吗?
另一方面他又忧心朝堂的纷争。御史们就不用说了,与王安石是一副不死不休的模样;这些都还好处理,关键是政事堂其他两位大臣,对王安石所行新法,也越来越不耐烦了,若他们也闹起来,也只回逼他这个皇帝做出一个令人遗憾的决定而已!想要充足的钱财,又生怕朝堂纷争不可收拾,造成了赵顼苦恼地心情。
沈欢一边听着,一边暗暗撇嘴,对赵顼的心情显然不屑!果然,与他预想的差不多,这个时代,谁能给这个皇帝搞到钱,他就会重用谁,他实在是给没钱的日子逼得快疯了!重用王安石,纵使是面对众多责难,他也没有动摇,不过是王安石的运气而已,适逢其时,造就了一个变法名臣。按沈欢的猜想,纵使没有王安石,只要这个皇帝存在,还会有另一个张安石或者李安石出来支持变法!正像后世地那句话:倒了一个王安石,还有千万个王安石,王安石的“倒”之不尽的!
历史上,这个皇帝最后猜忌王安石从而罢掉他相位的时候,一力支持变法的吕惠卿不就是迅速上位了吗?此君就是另一个他的王安石呀!
赵顼诉苦式地倾诉完毕之后,末了幽然地叹道:“子贤,这帮重臣,尽是为难朕!你说,朕该如何处置呢?”
沈欢为难地道:“陛下,这是朝廷大事,哪里有微臣胡言乱语的地方!”
赵顼不悦地道:“子贤,你也要和朕客套么?唉,自从朕登基之后,子贤,你与朕说话就多了层隔阂了!”
沈欢苦笑,面对皇帝,能不多层隔阂么?毕竟这个天下之人的命运,也就是对方一句话而已。一言杀人,一言兴人,如此特权,无论是谁面对,都难以以平常对待。
赵顼又道:“子贤,朕知道你素有才能,这次找你过来,也不是无缘无故!难道子贤忘了,你去年与介甫先生所说之言?”
“去年?”沈欢这才是真的不解了。
赵顼道:“就是介甫先生变法之前,你对他制定出来地变法条例的意见?子贤。你就不要客气了,当时介甫先生都与朕说了,因变法而出现的情况,都在你的预料之中!朕这几日忧心此事,突然想起你之所言,特意让你过来,想问问你有什么好的法子解决没有。”
沈欢恍然,接着不客气地道:“陛下。臣是想到过,也提了,不过当时陛下与介甫先生有注重么?”
赵顼甚是尴尬:“子贤,你就不要再挖苦朕了。朕这不是想你请教来了么?”
沈欢一时恍惚了,神思好似回到了当年,那时候,身为皇子的赵顼。对他还是比较信服地,一有疑问,即刻上门请教。那时候的情形,可就融洽与相得多了,可惜……
“陛下,请教不敢当。陛下有什么疑问。若臣知道,必知无不言!”反应过来的沈欢赶紧表示顺从,“不知陛下要问的是什么问题?”
赵顼沉吟着说道:“子贤,不少朝臣指责新法不便,还有让罢免王参政地说法。你认为朕该如何处置此事?”
“陛下是想问该如何对待新法?”
“是!”赵顼咬咬牙说道,“不瞒子贤。现在朕很为难!”
为难?沈欢轻笑一声,为难地当然不可能是如何处置王安石与新法,而是说有了矛盾的双方地关系。
定了定神,沈欢问道:“陛下变法之心,现今如何?”
赵顼愣了一下,之后苦笑不已,道:“还是子贤了解朕,知道朕地想法。不错,朕要做千古明君。变法之事不可不做。子贤你不也是说法不可不变么?朕与子贤说句老实话,这个变法是一定要进行下去的,无论谁也不能改变!”
“臣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