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頁 (第1/2页)
而且郁洲一帶,夏天其實很容易下雨,下雨的時候就不能曬鹽,產量受到極大的影響,陰天稍微好一些,但速度會慢一半左右。如此一來,夏日至少有一半的時間不能生產,實際上產量和春秋應該差不多,冬日應該還要減半。所以算下來,產量也不算特別高。當然了,這是楊璉的想法。
林仁肇看見白花花的鹽也是怦然心動,絲綢可以不穿,金器銀器可以不戴,但這鹽卻是要吃的,而且一日兩餐,必不可少。鹽的銷量根本不愁。林仁肇甚至還有一個想法,把這些鹽向漢國、契丹銷售,賺取他們的錢財。
楊璉也是這個想法,不過他絕對不會以物換物,而是要賺取實打實的錢幣,可以的話換成金銀最好不過。價格嘛,可是略低一些,迅速搶占市場,等到提高了市場的占有率,鹽不愁銷路了之後,再逐步上調,也是可以的。
事情定了下來,楊璉還抽空接見了海州的幾名赫赫有名的商人。鹽一向是官營的東西,和鐵一樣,被官府嚴格控制。這幾名商人聽說楊璉讓他們運鹽去漢國販賣,先是吃了一驚,隨後大喜。他們都看出這其中的商機。販賣鹽,可是暴利呀。
楊璉表示,這些鹽可以讓他們經營,但只能賣去漢國以及契丹等地,絕對不能在大唐販賣,這樣的條件足夠優厚,商人們點頭答應著。有人懷疑節度使能不能拿出這麼多鹽,但當他們看見堆滿了一屋子的鹽之後,都張大了嘴巴,這是鹽山啊,不,應該說都是錢,是錢山。
楊璉在海州呆了十幾日,主要處理了鹽場和碼頭的事情,辦妥了這兩件大事,這才趕回楚州,臨行前,他告訴林仁肇,可以他已經派人向南方購買大船來改裝成為戰艦,這樣能極大的節約時間。
林仁肇眼前一亮,他是舊閩國人,閩國就在海邊,他自然知道造船不易,造戰船更是不易,沒有一兩年,根本無法造出合適的船隻。而如果購買大型的商船就能節約很多時間,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造出一支艦隊。
楊璉把海州的事情交給了林仁肇,帶著陳鐵等人返回楚州。到了楚州,又有消息傳來,說是馬希萼已經正式向大唐稱臣,並請求援軍,與他一起攻打潭州,天子李璟還有些猶豫。
打不打楚國,對於楊璉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楚國雖然地處長江上游,對下游的大唐是個威脅,但楚國兵力不足,內亂頻仍,根本對大唐造不成威脅。大唐若是要打楚國,南漢很有可能出兵干涉,此外,楚國境內多山,尤其是西部是蠻族的聚居地,這些人就如同當年江浙一帶的山越人一樣,十分難纏。打下楚國不難,但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管理,若是處理不當,蠻兵造反,對於大唐來說,得不償失。
李景遂寫了一封書信徵求他的意見,楊璉遲疑著回了一封書信,告訴齊王,這件事情不要插手,但憑天子決斷。七八日後,已經是六月中旬,金陵有消息傳來,天子李璟在孫晟等人的鼓動下,決定派兵支援馬希萼,插手楚國的內部事務。大將邊鎬、楚州團練使何敬洙等人趕去楚地,支援馬希萼。
楊璉接到消息,出兵也是好事,由於胡慶仍然在大唐手中,所以吳越國暫時不會因為大唐的諸多舉動而輕舉妄動。想來的如今的吳越國,錢氏與胡氏的內鬥必然更加炙熱化。楊璉寫了一份摺子,上奏天子,胡慶該找個機會放走了,不然胡進思一死,胡慶也就沒了用處。吳越國的內亂就會告一段落。
相比南方的事情,楊璉更關心張德勝去淮北之後,事情辦得怎麼樣了。這將近一個月來,張德勝難道沒有說服淮北十三家?又等了一個月,宿州傳來消息,淮北群盜在漢國境內四處打劫,他們搶奪百姓的糧食,殺死老幼,擄走年輕美貌的女子,燒毀了許多村莊。漢國境內,頓時濃煙滾滾。
一時之間,漢國東南部,百姓惶恐,紛紛逃走,生產受到極大影響,這些百姓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