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頁 (第1/2页)
半個月後,楊璉接到了一封書信,是大漢天子劉承祐寫來的,書信里先是客氣地敘舊,然後便單刀直入地問楊璉,這是怎麼一回事?漢國的子民怎麼回到了大唐?莫非楊璉在暗中使計不成?
楊璉倒也不急,等了兩日,這才寫了回信,告訴天子劉承祐,漢國的百姓之所以逃到大唐,是因為漢國境內出現了很多賊匪,他們殺人、搶人,無惡不作,漢國的百姓安全得不到保證,心中惶恐,這才逃到大唐。
楊璉表示,如果這些百姓願意回到漢國,他可以奉上金銀,送他們返鄉,當然了,漢國的百姓在大唐吃喝拉撒,消耗了不少糧食,而且多半是免費的,這筆錢,還請漢國的天子給一些,不然他堂堂的節度使就要喝西北風了。未完待續。
第八十四章 諸多雜事
夏去秋來,轉眼數個月過去,楚州練兵已經大成,經過數個月的訓練、調教,楊璉對這支新軍有了絕對的指揮權,以楊璉帶來的人為骨幹,構建了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火然文
也是楊璉運氣好,這幾個月一來,大部分的日子天氣都非常不錯,海州的鹽場得到最大的利用,每一天都能出上千斤的鹽,這樣的產量無疑是巨大的,海州的鹽商每一天都從鹽場運走上百斤的鹽,銷往各地。
這些商人本來就有自己的渠道,楊璉的鹽價格相對較低,成色、味道都好很多,運到漢國、契丹去,很是搶手,有錢人買的最多,甚至有人還進獻給王公貴胄,據說還有人得到了官職,專門負責與鹽商買鹽。楊璉得到這個消息,哭笑不得。鹽的大賣,使得楊璉財源滾滾,短時間內聚集了大量的財富。
楊璉把其中一部分的錢用來購買糧食、船隻以及鐵器,郁洲島上,在林仁肇的主持下,招募了一批經驗豐富的鐵匠,自己打造鎧甲,楊璉不時抽空去視察。楊璉之所以把地點選在郁洲,是因為郁洲是一個比較大的島嶼,只要控制了海邊,沒有人可以登島。島內做什麼事情,也沒有人知道,所以他的計劃得以實施。
楊璉可惜的是,他所掌控的海楚二州,沒有鐵礦出產,需要去漢國購買。前幾個月與漢國鬧得有些不愉快,甚至差一點鬧翻,不過,在楊璉的鹽進入了漢國之後,迅速擠掉了山東的鹽,劉承祐吃了之後,居然不再計較此事,而是提出向楊璉購買鹽,每一個月至少要兩千斤,以滿足他的宮廷需要。
有錢不賺便是傻瓜,楊璉很快答應了,兩國的關係也變得穩定下來,楊璉有些不理解,或許是劉承祐覺得這些百姓不重要的緣故吧。一開始與漢國的貿易楊璉還要錢帛,後來直接換成鐵礦,方便而直接,鐵礦拖到郁洲島上,直接煉鐵,招募的有經驗的鐵匠師傅,很快就倒騰出來了,楊璉還宣布,若是能把鐵煉的更加堅固,必有重賞。
煉鐵方面楊璉不懂,所以他直接交給熟悉煉鐵的人,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煉鐵也是一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煉出來的鐵有了很大的提高,優越的質量也使得打出來的鐵器堅固、鋒利又不脆,經過試驗,這種鐵打造出來的鐵器質量要好不少。
有了優質的鎧甲、兵刃,楊璉統統裝備到新兵身上,這時候的新軍只是鍛鍊有成,但還不是精兵,真正的精兵要上戰場,見了血,殺了人,膽子壯了,百戰之兵才成。楊璉本來是想要利用淮北群盜先練練兵,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不成。
這幾個月以來,淮北群盜在漢國鬧得很兇,劉承祐派出了年近七旬的老將高行周,率兵五千剿匪,群盜躲在山中,仗著熟悉地理,與高行周周旋,雙方各有損失,但彼此都無可奈何,高行周無法剿滅淮北群盜,淮北群盜打不過高行周。
淮北群盜曾經想向楊璉求援,這個主意自然是張德勝出的,不過楊璉拒絕了,他需要鐵礦,自然不能漢國鬧得太僵,不過楊璉表示,可以暗中提供一定數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