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朝堂风云 (第1/2页)
四月份的辽东,气温逐渐回升,但仍然有些许寒意。
大地开始解冻,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呈现星星点点的绿色。
锦州,辽东前锋总兵大营。
“孙督师,城外堡垒的军卒及百姓都已经撤回到城内,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办?”
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朝着面前儒生装扮的老人汇报道。
那名老人听到祖大寿的汇报后,略显瘦弱的身躯从容转过,露出刻满岁月痕迹的脸庞,皮肤皱纹深邃,如同古老书籍上的文字。
他往前踱了一步,步态沉稳,走向一旁挂着的地图,目光深邃而明亮,仔细看向地图,随后缓缓说道,
“元素的布置还是太过激进,大明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敢直接称呼袁崇焕字的人,当朝没有几个,而此老人正是其中之一,当今皇上的老师,现任蓟辽总督孙承宗。
春节刚过完,孙承宗就受崇祯帝所托,来到辽东与水师进行谈判。
经历了半个月的交涉,谈判算是告一段落。
在谈判中,他保证朝廷会如实落实,袁崇焕当时许诺给水师的高福利,但至于对方所说的严惩袁崇焕,他做不了主,只能向皇上上奏折,表达他们的意思,最后怎么处理要看皇上的意思。
同时一并传到京城的,还有辽东乱象。
孙承宗在奏疏中如实描述了,在无人坐镇的状况下,辽东各地军队的乱象,而后金军又在锦州城外蠢蠢欲动,长此以往下去,辽东必失。
他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担忧,请求朝廷要么赶紧找回袁崇焕来坐镇,要么赶紧安排其他人来接手。
朝堂之上,先就袁崇焕的处置问题,吵了不少时日。
以次辅温体仁为首的大臣认为,毛文龙拥兵自重、不听节制、虚报军功,论罪该杀,虽袁崇焕持有皇上赐予的尚方宝剑,但也由不得对方擅自杀害,还得由三司会审,君王决断,僭越之嫌十分明显。
所以他们请求撤掉袁崇焕国公之位,以律严惩。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原因很简单,温体仁本就是靠着搞垮了支持袁崇焕的内阁大学士钱龙锡,才得以进入内阁,他们不希望被封为国公的袁崇焕得势回来找麻烦。
以首辅周延儒为首的大臣,虽与袁崇焕没有根本上的矛盾,但他们仍不希望保留袁崇焕的国公之位,但在处置方式上,与温体仁有些分歧。
他们觉得,一个如日中天的国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肯定小不了,这会极大弱化他们手中的权利,所以国公之位无论如何都不能给对方保留。
但同时他们又觉得,次辅温体仁在朝堂的势力发展的有些快,必须有人出来限制一下,而与对方有矛盾的袁崇焕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对于如何处置袁崇焕,他们认为,毛文龙那厮本身就有罪,袁崇焕杀掉他,只不过是程序有些问题,没有什么原则上的错误。
只需要撤掉对方的国公之位,对他们手中的权利没有威胁就可以了。
两方人马,在朝堂上极限拉扯,争吵不休,弄的崇祯帝烦不胜烦。
前段时间,袁崇焕没有死的消息,从辽东传到京城时,孙承宗就曾给崇祯帝提过醒。
孙承宗认为,大明已经很多年没有封过国公,朝堂这些大臣们之所以能通过袁崇焕的国公封赏,是因他们认为袁崇焕不可能活着接到封赏。
而袁崇焕却好好的活了下来,估计现在朝堂那些大臣们想死的心都有了。
届时,朝堂上肯定少不了攻讦袁国公的人,只不过这样事,崇祯帝没有预料到来的如此之快。
崇祯帝也曾问过孙承宗如何处理此事,孙承宗却沉默了。
袁崇焕被封为国公全靠他的提议,而他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