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新朋旧友 (第1/2页)

好书推荐: 缚愿缘

赵海生这边刚推荐了何雨生。吴大姐那边刚好找到排练陕西鄠邑的北乡锣鼓队,鄠邑的北乡锣鼓是从唐代流传下来的,本来这次要表演《凤凰三点头》,被一个留学回来的导演毙掉了。

吴大姐找他们表演,刚好让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参加春晚,彼此都很高兴。

鄠邑北乡锣鼓的鼓手叫童大战,留了一个光头,身材高大,看起来就很威武。他带着队伍敲了一场之后,吴大姐、赵海生都很满意。

吴大姐马上决定让他们锣鼓队参加伴奏,童大战高兴地答应了。

童大战私下里和赵海生聊天,说了很多他们锣鼓队的事情。原来童大战所在的村子,一直有锣鼓表演的传统,这些年一直和另一个村子竞争,这次被推荐到京城来表演,原以为很快就能上台。没想到京城的水太深,一个节目会反复核查,这些天童大战就看到不少节目被毙掉了。

“只要能参加春晚,不管表演了什么,回去以后就是鲤鱼跃龙门了。”童大战激动地说。

“不表演你们那个《凤凰三点头》也可以?”赵海生问。

“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个鼓点罢了。只要锣鼓队出名了,各个节目都能火。”童大战对这些似乎并不看重。

“生存压力太大了啊!你不知道啊,我们村子就靠锣鼓表演赚钱了。节目不受欢迎,观众才不管你是祖宗传下来的,还是洋鬼子传下来的呢。我作为村长,要是锣鼓队在我手里落败了,那我才是我们村子的罪人呢!”童大战向赵海生诉苦。

“你还是村长啊?你们靠锣鼓队表演就能赚钱?”赵海生对这些民间艺人也很感兴趣。

“要是存粹想吸引观众,你们记得把这次的伴奏搞好,等闲下来吧,闲下来我给你把这首歌搞一个锣鼓版的,你们以后表演就可以把这个曲子当成你们专属的嘛。你们在春晚上都表演了,这个名号谁都抢不走。现在先好好给吴大姐伴奏吧。”

赵海生给童大战画了一个比较现实的大饼,听得童大战心花怒放。童大战转头和队友们一说,明显能看出来这帮敲鼓的各个都扬眉透气了起来。

这一点赵海生也没有骗人。休息的时候,天启的《编花篮》有各种版本,锣鼓版只是其中之一,赵海生把谱子抄下来,交给童大战。后者郑重收起来,贴身藏了起来。

两天时间搞定一首新歌,赵海生忙得焦头烂额,主要是要协调不同乐器,这些演奏的基本上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一个个都比较骄傲,零亏吴大姐在前面压住,才没有人闹事。

幸好《回娘家》已经演练得纯熟,剩下的时间主要就用来攻克《编花篮》了。其他乐手练习的时候,赵海生甚至还有时间东张西望。

这么一看就看到一个老熟人。

当初钟珊珊的妈妈托人来考察赵海生几个人的音乐水平,请了一个叫老许的吉他手。他实际上就是乐团的首席吉他手,这些天也在彩排现场。

“老许!”赵海生终于看到一个老熟人,也十分高兴。

老许看到是赵海生,连忙过来打招呼。

“当初我真是看走眼了。大大低估了你啊!真是有眼无珠啊我!”

老许见到赵海生,连忙对当初的事解释了一番。

“哎,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再说那会我的吉他确实很一般。就是现在,单论吉他表演,我也远远不如你啊!咱们也算老朋友了,这些事就别再提了。对了,你这次给谁伴奏?”

赵海生知道自己的才华更多依靠了系统和天启,所以不得不谦虚一点。他通过系统加持,也需要辛苦锻炼,技术才能进步。这些没有系统的人,能走到职业顶尖水平,每个人都需要特别努力才行。赵海生对这些人还是十分敬佩的。

“我参加的一个节目刚刚被毙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