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破局寻光,逐梦不渝 (第1/2页)

成奇勋和曹尚佑站在企业门口,望着孩子们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但他们清楚,不能在原地停留太久,还有更多的残障儿童等待着他们去寻找新的就业希望。

回到学校后,成奇勋和曹尚佑立刻投入到寻找新合作企业的工作中。他们翻阅着大量的企业资料,筛选出可能有合作意向的公司,一家一家地打电话沟通。然而,大多数企业在了解到是与残障儿童就业合作后,都以各种理由婉拒了。有的企业担心残障儿童的工作效率会影响生产进度,有的则对培训成本和管理难度表示担忧。

一天,成奇勋在翻阅商业杂志时,看到了一家新兴的文创企业的报道。这家企业以创新和包容的企业文化着称,注重员工的多元化发展。成奇勋眼睛一亮,他兴奋地把杂志递给曹尚佑:“尚佑,你看这家文创企业,说不定会是我们的机会。他们的理念和我们很契合,也许愿意为残障儿童提供就业岗位。” 曹尚佑仔细看完报道后,点头表示赞同:“确实有希望,我们赶紧联系他们。”

经过一番努力,成奇勋终于联系上了文创企业的负责人李总。在电话里,成奇勋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特殊教育事业以及残障儿童的就业情况,李总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但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成校长,我很敬佩你们的工作,但文创行业对创意和审美要求很高,我不知道这些残障孩子是否能适应。” 成奇勋诚恳地说:“李总,我们的孩子们虽然身体有残障,但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创造力。我们可以先带一些孩子的作品给您看看,相信您会对他们刮目相看。” 李总同意了成奇勋的提议,约定了见面时间。

成奇勋和曹尚佑精心挑选了孩子们的绘画、手工艺品等作品,满怀期待地来到了文创企业。在会议室里,李总认真地翻阅着孩子们的作品,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些作品真的是残障孩子创作的吗?太不可思议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出了我的想象。” 成奇勋笑着说:“是的,李总。这些孩子在艺术创作上有着独特的天赋,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能在文创领域发光发热。”

然而,在进一步讨论合作细节时,问题又出现了。文创企业的工作节奏快,项目周期短,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应变能力要求较高。李总担心残障儿童无法跟上这样的节奏。曹尚佑思考片刻后说:“李总,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为孩子们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会注重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我们也可以先安排孩子们从一些基础的工作做起,逐步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 李总对曹尚佑的提议表示认可,但他还需要和公司的其他管理层商议后才能做决定。

在等待文创企业回复的日子里,成奇勋和曹尚佑也没有闲着。他们组织教师团队,开始为孩子们设计针对文创行业的培训课程。为了让培训更具针对性,他们邀请了文创行业的专业人士来校授课。在一次绘画设计课程上,专业设计师王老师拿着孩子们的作品,认真地讲解着构图、色彩搭配和创意表达的技巧。一个患有视力障碍的孩子,虽然只能通过触摸和想象来创作,但他对色彩有着独特的感知。王老师耐心地引导他,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色彩的特点和搭配方法,孩子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

经过几天的等待,文创企业终于传来了消息。李总在电话里说:“成校长,经过我们管理层的商议,我们决定先和你们进行一个小规模的合作项目。我们有一个短期的文创产品设计项目,想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如果项目进展顺利,我们会考虑进一步扩大合作。” 成奇勋激动地说:“太好了,李总!谢谢您给孩子们这个机会,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成奇勋和曹尚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紧张的项目前准备。他们详细介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