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洪武九年正月 (第1/4页)
新年朝贺,帝训诸王
洪武九年正月初一,应天府的紫禁城被喜庆的氛围笼罩。奉天殿内,红烛高照,香烟袅袅,群臣身着朝服,整齐排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一声高呼,群臣纷纷跪地,向高坐龙椅的朱元璋行叩拜大礼。朱元璋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冕旒,威严庄重,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接受着群臣的朝贺。
“众爱卿平身,今日乃新年伊始,愿我大明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大殿内回荡。
朝贺仪式结束后,一场盛大的宴会随即展开。殿内摆满了珍馐美馔,酒香四溢。群臣们举杯欢庆,欢声笑语不断。
旁白:应天府,作为明朝的都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紫禁城,这座宏伟的宫殿建筑群,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新年朝贺,是明朝一年一度的重要仪式,它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也展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与此同时,坤宁宫内,皇后端坐主位,接受着命妇们的朝见。命妇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依次向皇后行礼,献上新年的祝福。皇后微笑着回应,随后赐宴,与她们共度佳节。
正月初二,朱元璋召太子朱标及诸王来到便殿。便殿内,气氛严肃而凝重。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诸子,神色温和却又带着几分威严:“吾儿们,新的一年开始了,你们可知朕今日召你们来所为何事?”
太子朱标恭敬地回答:“儿臣不知,请父皇明示。”
朱元璋微微点头,缓缓说道:“朕今日要与你们讲讲‘修德进贤’之道。德,乃立身之本,亦是治国之基。你们身为皇室子弟,一举一动皆关乎天下,务必时刻保持德行与外在行为的一致。”
旁白:太子朱标,朱元璋的嫡长子,为人宽厚仁慈,深受朱元璋的喜爱和群臣的敬重。在朱元璋的心中,朱标是他精心培养的接班人,肩负着传承皇位、治理国家的重任。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那‘货财声色’,实乃‘戕德之斧斤’,你们切不可沉迷其中。平日里,要远离那些谄谀邪僻之人,以仁德之心待人,以德服人,方能赢得天下人的敬重。”
秦王朱樉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父皇教诲,儿臣铭记于心。儿臣定当修身养性,不负父皇的期望。”
朱元璋看着朱樉,微微颔首:“你能明白就好。你们皆为皇室血脉,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为维护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贡献力量。”
旁白:秦王朱樉,朱元璋的次子,就藩于西安。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都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朱樉就藩于此,肩负着拱卫西北边疆、维护地方稳定的重任。
诸王纷纷跪地,表示谨遵父皇教诲。朱元璋看着他们,眼中露出一丝欣慰:“起来吧,希望你们说到做到,莫要让朕失望。”
人事更迭,制度新规
正月初三,都督府内,一片忙碌的景象。朱元璋命都督府选拔公侯、都督及各卫指挥的嫡次子中有才能者为“散骑参侍舍人”,这一消息让众多子弟跃跃欲试。
“此次选拔,关乎诸位子弟的前程,务必公正、公平,选出真正有才能的人。”都督府长官严肃地对下属说道。
经过一番严格的考核和筛选,长兴侯耿炳文之子耿瓛、营阳侯杨璟之子杨进等104人脱颖而出,入选为散骑参侍舍人。他们身着崭新的官服,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旁白:散骑参侍舍人,隶属都督府,负责宿卫或差遣,俸禄定为八品。这一职位,不仅为这些子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也为明朝的统治阶层注入了新鲜血液。
正月初四,朱元璋颁布了两道重要诏令。一道是关于皇陵祭祀的,诏令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