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背叛 (第2/4页)
默啜在夜色与火光里穿行,险些迎面撞上两个人。
仔细一看,对方竟是两名将领。王方翼身上包扎了几处,鲜血浸出了右肩缠的白布,面色青白,神情委顿。他慢吞吞地勉强走着,身边的杜燕小心搀扶着他,似担心他栽倒。
默啜忙问杜燕是怎么回事,杜燕告诉他王将军被吐蕃骑兵的长矛刺中了。
默啜暗惊:裴行俭此战虽胜,可为此又伤了王方翼,实在是个麻烦。
入了中军大帐,裴行俭问默啜,这几天在军中是否觉得无聊了。
默啜故作轻松地说:“陪吏部打猎、打仗都是一样,怎么会无聊呢?”
“话虽如此,不敢劳烦尊使再耽搁更久。尊使回千泉之前,本官还有些话,想要请尊使转递。”
默啜暗想:这是终于要谈正事了?
“再过两、三个月,就是秋高气爽、马肥膘壮之时,我准备一路过天山,经碎叶道去千泉。我离开长安之前,天子曾经嘱咐,十姓可汗年年滋扰西域各州县,百姓怨恨弥深,官府不停奏报。天子也不愿此地发生战乱,但可汗必须对攻打四镇、三州认错并赔罪。天子说,只要可汗能让出碎叶城,过去的事就既往不咎。”
默啜恍然大悟:裴行俭特意叫自己来西州,随同打猎、观看攻打吐蕃军,就是想要借此炫耀武力,以此“不战而屈人之兵”,强迫可汗屈服!他胜了吐蕃,简直得意得忘乎所以了!
“碎叶城?”他摆出惊怒万分的模样,“吏部此话太过荒唐,要我怎么能对可汗开口?”
“碎叶城是粟特胡人居住的地方,突厥人历来只在城里设置吐屯管理税收,部落都依傍碎叶水迁徙。可汗的十部落四处游牧,要一座小城干什么?”
这话简直胡说八道!碎叶城是西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地理极其优越,还曾是可汗牙帐驻地、汗庭所在。裴行俭要可汗主动交出碎叶城,这难道是什么荒谬笑话吗?
默啜越听越惊,连忙说:“可汗听了这话,一定会大怒兴兵,吏部不怕惹出大乱吗?”
“这就全靠尊使美言了。”裴行俭亲自给默啜斟了酒,“我知道突厥十部落人人骑射娴熟,能征惯战,可汗有整整二十万控弦之士。可是,这些战士真的都一心听命于可汗吗?我朝天子要调用再偏远地方的兵马,也如同寻常人动一动手足般简单。可汗想要调拨部落首领们的人马,也这么容易吗?”
看来他倒是对突厥内情了解得一清二楚。
突厥人劫掠时战斗力非常强,但那是为利所驱,无利可图往往便一哄而逃。他们聚集时犹如飞鸟,逃散时也如同飞鸟,战局顺利时迅猛无匹,不顺利的时候往往一败涂地。可汗要直接指挥十部落人马颇为困难,首领们互相猜忌,部落之间凝聚力也比较差。相比打仗,或许裴行俭使一使反间计,倒更让可汗害怕。如果真能速战速决,一鼓作气大胜唐军,那是最好的结果。但万一裴行俭故意拖延时间,威逼利诱,很可能激得突厥人内讧。
以前还能指望吐蕃出兵西域,但眼下看来也不容易了。
默啜这才明白,裴行俭提出要可汗割让碎叶,不是随口开玩笑的。他暗中咬牙:难怪裴行俭觉得哥利无用!哥利根本不敢拿这些话劝说可汗,即便说了也只会令可汗迁怒责打他,直接打死都是有可能的。突厥使者中,只有我敢照实将一切禀告可汗!
默啜想到自己必须要向可汗转述这一番话,心头如有阴风阵阵袭来,强作镇定问:“吏部是要我即刻返回千泉吗?”
“哪里有这么急?”裴行俭失笑,“我如今在这荒野里,几千军人上不沾天,下不着地,难道还要带人回去吃曹波提家的饭?这里去龟兹,走得快不过两天路程,你随我们到了龟兹,歇息几天再北上吧。”
默啜点头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