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狂躁精神病患者 (第1/4页)

蜀汉。

汉嘉郡。

汉嘉郡位于成都平原西部,本为西南夷的一支青衣蛮世代居住之地,故名“青衣”,西汉时期为蜀郡的典属国单位,朝廷派驻属国都尉进行名义上的管辖。东汉安帝时期,青衣王子慕汉家风采,主动废国来归,故名“汉嘉”,时而属于省级行政区划,时而属于县级行政区划。

蜀汉时期,汉嘉设郡,规格虽高,但下辖仅四县汉嘉、严道、徙县、牦牛。从地名便知,这里依然是青衣蛮牦牛蛮等蛮族的主要聚集地,汉人不多。

汉嘉不大,但地理位置异常重要,是西部高原蛮族下成都的必经之路。故而,历朝历代都异常重视此地的建设,因其作为成都平原西部屏障的身份存在,常年有驻军,拱卫成都。

汉嘉更是蜀汉西南商道西部商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汉嘉的经济异常发达。

汉嘉城内。

一座普普通通的府宅,这就是原中军师将军杨仪现平民杨仪的新住处。

费祎拜访杨仪府,杨仪却当着朝廷最核心的要员之一的大司马兵部尚书的面口无遮拦,亲口说出:“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这样十恶不赦的话来,费祎哪里还敢隐瞒,当即上报朝廷,最后,杨仪被削职为民,流放汉嘉郡。

其实按照杨仪的罪名,该当斩首。但若从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来看,杨仪也确实有些憋屈之处,情有可原,而刘禅本就是个宽厚仁慈的性格,所以,也仅仅给了一个削职为民的处分罢了。

但在流放地的选择上,蒋琬和费祎却大费周章。

首先,这个地方不能过于偏僻,一旦失去监控,万一杨仪真的发生了那些“不能言”的事情来,自己承担不起这个责任,蜀汉也丢不起那个人。

所以,流放地距离成都不能太远,以便监控。

其次,蒋琬和费祎并不想将杨仪一棍子打死,而是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希望能给杨仪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既然想他东山再起,则这个所谓的“东山”最好是距离政治中心不远的“山”,大家抬眼可见,并且不时会将其挂在嘴边最好。当一个政治人物彻底淡出人们的视野,再想被人记起,则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了。

所以,这个“东山”的选择,也就有点棘手了。

选来选去,汉嘉居首。

因为汉嘉很近,而且汉嘉郡的治安,就等于成都府的治安,所以,对这里的关注度,从来也没有松懈过。

另外一层深意,是费祎首先的提议,杨仪毕竟跟随前丞相诸葛亮在军阵行伍中过了那么多年,扪心自问,对于军阵之事,现在的这几个话事人还真比不了他的经验丰富。

汉嘉郡以蛮族居多,青衣蛮与羌藏蛮族本是同根生,互为一体,只不过一部分人先下了高地生活而已,很多的习性还是保持着高度一致。

杨仪去到汉嘉郡,无官一身轻,刚好可以就地深入地考察研究一下这些蛮族,说不定,还能做出一篇锦绣文章来,那时候,再度启用杨威公,大家也就无话可说。

至于现在的这个罪名,时过境迁之后,谁还记得他曾经说过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

“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蒋琬语气坚定地说。

“但愿吧……”费祎对于杨仪,却没有蒋琬那么自信,因为与蒋琬相比,费祎无疑了解杨仪更多一些。

二人的心意是好,但问题出在杨仪身上,此时的杨仪的精神状态已经出了问题,若在沈腾生活过的那个时代,会有专门的医学名称来称呼,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

但是,在蜀汉这个时代,可没有精神病人一说,大家只会认为你是罪人。

有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