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倭寇:一场因为占便宜引发的争端 (第1/2页)

【明朝除了北边的敌人之外,在南方还面临着倭寇的侵袭。】

【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倭寇就已经存在了。】

【这些倭寇往往是来自东瀛的武士、浪人甚至叛军,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不仅军事素质良好,个体战斗力很强悍,又狠辣好斗,给明朝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永乐年间,朱棣十分厌恶这些倭人。

要不是北方的威胁更大,他说什么也不会容忍这些人劫掠东南。

主要这些人生活在海上,每每侵袭总是难以全数剿灭,才一直生生不息的成为了祸患。

不过以明朝的实力,会打不过倭寇?

朱高炽轻咳两声:土木堡......

朱棣脸色一僵,差点把这小子忘了!

【倭寇之患累积到嘉靖在位的时候,彻底爆发了。】

【说起来,这源头还得追溯到他们东瀛人自己身上。】

【明朝的朝贡贸易体系我们前面说过,对于明朝来说是负担,但对于东瀛来说这就是来打秋风啊!】

【他们只需要随便搜罗一些不值钱的特产或者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去进贡,就可以拿好多钱回家了。】

【送上门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啊!】

朱元璋:......这明明是我大明天朝风度的体现!

怎么从楚楚姑娘嘴里说出来,听着怎么这么像冤大头似的呢?

不过也是哈,这东瀛在后世还曾侵略我华国,完全没必要给这么多啊!

他还没忘记东瀛上的大银山呢!

亏得他每年回赐这么多金银珠宝,东瀛就朝贡一些落后的刀兵盔甲,根本不划算啊!

【由此可知,这朝贡在东瀛那就等同于捞金的大好机会,岂能白白拱手相让?】

【明朝发展到中期的时候,东瀛也因为应仁之变走向分裂,幕府实权旁落。】

【国内各大武士豪族争斗不断,朝贡作为香饽饽自然也是争斗的重点。】

【明朝与东瀛之间的朝贡贸易采用勘合制度,以勘合符作为贸易凭证。】

【但在嘉靖年间,勘合符的管理开始混乱。东瀛的两大家族势力细川氏和大内氏,都声称自己拥有合法的勘合符。】

三国时期,郭嘉有些不解。

既然这个东瀛的倭人一直是为患东南,恰逢东瀛内乱,这不正是可以做手脚的时机吗?

曹操一眼就看出自家军师在想什么,叹了一口气。

“奉孝以为这东瀛在大明眼中是择人而噬的猛虎,还是惹人心烦的蝇虫?”

郭嘉顿时了然,大明国力强盛近百年,东瀛又一直处于附属国的地位。

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怎么会关心区区蛮夷之地的内政呢?

只怕也没想到倭寇之患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吧?

曹操眼神沉痛,语重心长:“这何尝不是我等一味中原逐鹿,却忽视了虎视眈眈的西域夷族!”

“叫司马家窃夺了天下,最终才酿成了五胡乱华的惨祸!”

【嘉靖二年的时候,大内氏和细川氏都派遣使团来华贸易,冲突不断。】

【但人家细川氏会来事啊,有个出身大明的幕僚叫宋素卿,对大明这边的官场有点门路,暗中行贿官员让细川氏的船只先进入了海港。】

【又在大明设宴款待之时,让细川氏的位置被安排在了人家大内氏的前面。】

【这妥妥的明示,大内氏负责人能看不懂吗?】

【这不就是说你们已经淘汰了,可以直接打道回府了!】

【偏偏这个大内氏负责人宗设谦道也不是个软和的性子,和队伍里干过海盗的人员一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