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3/5页)

会生活。因为虽然社会生活是人的特殊工作,但它也必须符合人类自然活动的表现。而我们在培养人适应这种社会生活的时候,却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他在生命初期是生物的这一有利因素。

——马利亚·蒙台梭利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9章 自然教育——农事劳动: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1)

法国科学家伊塔德在他著名的教育学论文《野孩子阿维龙的初步发育》中,详细地讲述了一种稀奇的、庞大的、非常具有戏剧性的教育。这种教育试图克服一个智力发育不完善的孩子的生理缺陷,同时让他摆脱一种原始的自然生活状态。

这个孩子全身的累累伤痕,叙述了一个人和野兽、自然作斗争的历史,也揭开了一个悲惨的故事。

阿维龙野孩是一个在大自然中长大的孩子,他从小被人暗害,暗杀他的人以为他已经死了,把他丢在森林里。他却奇迹般地依靠自然的力量活了过来。他一个人赤身裸体地在荒郊野外幸存了许多年。直到被猎人捕获,他才被带回来,进入巴黎的文明生活。

这个孩子已经成为哑巴,他被诊断为弱智,而且永远不可能再接受智力教育了。

作为一个聋哑医生和一个心理学的学者,伊塔德对于这个孩子采用了已经部分用于治疗有缺陷的人的听力的方法。他相信这个野孩子一开始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低能的特征,但这不是因为他是个低能的、器官退化的生物体,而是因为他缺乏教育。伊塔德是爱尔维修的追随者,他信奉爱尔维修的理念:“没有生活在人类交际圈的人不能算人。”他相信教育的威力。

依照对这个野孩子的第一印象,伊塔德进行了实验。这个野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证明了前一种论断的正确性。

伊塔德把对这个野孩子的教育分成了两部分。第一,他极力引导这个孩子从自然生活走到社会生活中。第二,他对这个白痴进行智力教育。

这个孩子在经历了恐怖的、从小就被放逐在野外的生活后,他发现,现在的生活对于他来说很幸福。可以说,他把自己沉浸于大自然之中,尽情地感受着风雨雷电的美好,他快乐而陶醉,一切自然现象都能成为他欢乐的源泉,他把它们当成伴侣,对它们无比热爱。

现代人的文明生活放弃了原始人经历过的那个阶段,这是人类进步所获得的利益。在伊塔德的书中,我们发现他生动地描述了他把这个野孩子引入到文明生活的轨道上来所做的道义工作。他增加孩子的需要,对他进行爱抚。

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伊塔德作为这个孩子自发表情的观察者,曾付出了无比的耐心。这为那些准备对孩子们采用实验方法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真实例子,他告诉他们,在处理被观察对象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时,观察者需要有耐心和自我克制精神。

伊塔德在他的文章中有这样的描述:

他在他自己的房子里,我在静静地观察他的表现。我看见他在懒洋洋地打发着时间,他感觉到单调而郁闷,他的眼睛不时地瞟着窗外,他像在太空中漫游世界一样,静静地凝视。

如果那时突然下起了暴雨,如果隐藏在云层后的太阳突然露出脸来,天空因为划过了一道亮丽的光芒,突然变得明亮起来,他就会突然迸发出一阵大笑,他的表情几乎高兴得有点儿痉挛。

有时,他并不高兴,看起来有点儿狂躁不安:倒扭着自己的胳膊,把自己握紧的拳头放在眼前,他好像感觉到这些现象对于他来说很危险。

一天早晨,天空中下着很大的雪。那时他还没有起床,当他醒来时,他发出一声高兴的尖叫,从他的床上一跃而起,跑向窗户和门口,并开始来来回回不耐烦地走动。然后,他就脱掉衣服跑出去了,跑进了花园,发出刺耳的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