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5页)

桓彦范说话也很有水准,先是引经据典,然后举例说明危害,最后又提出建议:“伏愿陛下览古今之戒,以社稷苍生为念,令皇后专居中宫,治阴教,勿出外朝干国政。”

中宗李显曾受压母后的欺压,逆来顺受惯了,倒也养成个好脾气。桓彦范虽然说话难听,李显并没有当朝震怒,只是暗骂一阵腐儒。至于桓彦范的忠言,自然是左耳进,右耳出了。

李显虽然没有记住桓彦范的话,但韦氏和武三思等人记得清清楚楚,后来还是被武三思等小人陷害致死。

由于李显这种睁眼瞎的行为,造成朝中正直之臣人人自危,大唐皇帝的威望如同熊市里的垃圾股,持续走低。在这种环境下,各种夺权的派系暗流汹涌。

最先发动的是太子李重俊。当时李重俊虽贵为太子,但由于皇帝都是窝囊废,这并非韦氏所生的太子也只能是受气包。欺负他最厉害的,就是他的姐姐安乐公主。安乐公主最得李显和韦后喜爱,后来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常以戏弄太子为乐,甚至把太子喊为奴。

安乐公主不明事理、飞扬跋扈也就算了,但李显明知太子被感为“奴”,竟然也没有什么反应,实在有些奇怪,莫非他有更换太子的想法?

李重俊眼见形势越来越混乱,如果自己不采取行动,必定会死在韦氏手中,在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在右羽林将军的支持下,领兵政变,将武三思和武崇训等人杀死,又进攻后宫,想杀掉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韦后和上官婉儿弄着中宗逃到了玄武们的门楼上,下诏重赏杀掉太子的人。结果,李重俊被倒戈的将士杀死。李重俊其实并没有提造反之事,但竟然被老爹命人砍下头颅,用来祭奠韦后的姘头武三思。

(李显竟然糊涂至此,简直令人难以相信。)

第一波夺权的(李重俊)完了,还有一波夺权的(武三思)夭折了,但争权之人如黄河之浪、过江之鲫,滚滚而来。

李显虽然是皇帝,但他没大有主见,事无巨细基本都是韦后作主。但韦后还不满足,她的偶像是婆婆武则天,她不仅要站在后面把持朝政,还要光明正大的站出来。这样,名义上的皇帝李显就成了她脚下的绊脚石。

但怎么处理李显,她犹豫不决,好歹也是多年的夫妻,并且李显也给她绝对的信任。是女儿安乐公主给了她决心,把李显彻底除掉。(老鱼浑身起了鸡皮疙瘩,最毒妇人心啊,李显对你娘俩,那可是好得没话说啊。)

安乐公主是李显最宠爱的女儿,当然也没什么深仇大恨,但安乐公主恨李显不给她皇太女的名份,起了杀父之心。(又是一个心理变态的狠角。)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5月,唐中宗李显,被韦氏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死。

对母亲恭顺,可母亲夺的他皇位、软禁他;对妻子言听计从,可妻子偷汉子、背叛他;把儿子立为太子,可儿子造他反;对女儿无比宠爱,可女儿最终毒死了他。

这就是唐中宗李显的悲惨一生。

如果李显是个太平王爷,把心思全放在妻子儿女身上,倒也会逍遥一生,可惜他软弱可欺的性格和他炙手可热的座位相矛盾,决定了他如此凄惨的皇帝生涯。别人最差只是个妻离子散,可这位,在全身心付出宁愿当傀儡皇帝的情况下,被最信任的亲人毒死,可谓史上最悲惨的皇帝。

李显在家事上没处理好,国事上也是一塌糊涂。应该说,武则天给他留下的家底和环境是非常不错的,但由于李显亲小人、远贤臣,并且内部争斗不休,导致了边境的不稳。

北面的突厥进犯骚扰,西面的吐蕃也发兵滋事,最后,中宗只得将养女金城公主送到吐蕃和吐蕃首领尺带珠丹结婚,这才平息了西部边境。这次联姻和太宗时期的文成公主外嫁不同。一为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