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3/4页)

入使得公司的运营越来越碍手碍脚。当梦露在伦敦拍《王子与歌女》的时候,矛盾终于公开化了。梦露心中的天平很自然地向自己的丈夫一边倾斜。 1957年1月的一天,米尔顿·格林来到公司,主动提出退出公司。当合伙人之一的格林提出只要10万美元时,连米勒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这个数目正是当年格林投资公司的数目。办公室里一片沉寂,米勒老半天才喃喃地说:“你真的只要这么多?”玛丽莲也轻声劝道:“多要一些吧!”但格林淡淡地回答说:“不了,就让我成为你生活中唯一不向你索取的男人吧。” 1985年,著名摄影师米尔顿·格林悄然告别这个世界,至死再没有提过梦露的名字。但在他生前专用的阁楼上,却保存着近万张他为梦露拍摄的,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照片。由于年代久远,即使经过数字处理,这些照片也仅复原了5000余张。2001年,这些照片由英国一家权威出版社编辑成《米尔顿眼里的梦露》的摄影集出版,展现了这位影坛巨星鲜为人知的一面。 二、磨炼演技 1955年4月末,玛丽莲·梦露参加了英国著名女演员康斯坦斯·科利尔的葬礼,她去世时享年77岁。玛丽莲在葬礼上坐在作家杜鲁门·卡普特身旁,一身黑衣服,擦着眼泪。她曾经由卡普特介绍会见过科利尔,并在她去世前的几个星期里听过她给美国演员们讲授的演技课。科利尔在生前对玛丽莲的评价是:“啊!是的,在玛丽莲的身上是有点异样的东西。她是个美丽的孩子,我根本不认为她是个女演员。她所具有的那种风采,聪明和闪烁着的智慧,从未面向过舞台,因为是那样地难以捉摸,只有照相机才能捕捉到,就像飞着的哼唱着歌的鸟儿一样,只有用照相机才能把这个诗一般的情景定格在照片上。任何人把她当作像简·哈洛那样的人,我认为他们是疯了。我希望,我真诚地祝愿在她身上锁了好久的天才,能早日释放出光芒……” 在科利尔去世后,玛丽莲也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帮助她释放她天才的人。 1955年3月,玛丽莲坐在谢里尔·克劳福德的办公室里,他是当时“影星之家”的另一个创始人,她告诉他说自己想成为一个严肃的演员,克劳福德答应帮助她。 第二天,玛丽莲就坐在李·斯特拉斯伯格的公寓里了,他是“影星之家”的创始人,经过短暂的谈话,他同意玛丽莲可以作为他的私人学生,并且答应第一堂课就在他的家里上,因为他发现玛丽莲是个“易动感情的人”。 李·斯特拉斯伯格堪称一代表演宗师,是美国斯氏表演体系的“开山鼻祖”。虽然他本人在20年代不过是一名普通演员,但他一直致力于传播体验派表演法理论。1931年他创办了具有传奇色彩、最富盛望的演员戏剧学校——影星之家。这所学校没有正式的课程,参加学习的演员,均需经过他本人的观察与认可。斯特拉斯伯格的教学方式遵循的原则是:扮演什么角色由演员的性格所决定。他看重演员个人经历过的真实情感,因此他还是一位心理分析学家。 斯特拉斯伯格的演员学校里培养了一大批百老汇和好莱坞的一流演员,如马龙·白兰度、保罗·纽曼、詹姆斯·迪安、乔安娜·伍德韦德等等。其中的马龙·白兰度也曾经和玛丽莲·梦露有过亲密的交往。 马龙·白兰度是好莱坞的著名演员。1924年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40年代,在纽约斯特拉斯伯格演员戏剧学校学习斯氏表演体系,并参加舞台剧的演出。1950年开始拍电影。他拍的第一部影片,是和费雯丽合演的《欲望号街车》。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他曾在1955年和1973年,凭借在电影《江边》和《教父》中的出色表现两度荣膺奥斯卡影帝的称号,8次获得奥斯卡奖的提名。他一生共拍了33部影片,其表演风格以含蓄、沉稳著称。50年代,由于他在电影《萨巴塔万岁》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