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4页)

。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保赵氏调包换子,施忠义侠骨流芳

程婴,春秋时期晋国卿赵朔的友人;公孙杵臼,赵朔的门客。生卒年俱不详,主要活动在晋景公时期(前599…前581年)。晋景公年间,奸臣屠岸贾欲除忠烈名门赵氏。他率兵将赵家团团围住,杀掉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全家老小。唯一漏网的是赵朔的妻子,她是晋成公的女儿,肚子怀着孩子,躲在宫中藏起来。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还有一个好友叫程婴。赵朔死后,两个人聚到了一起。公孙杵臼质问程婴:“你为什么偷生?”程婴说:“赵朔之妻正在怀孕,若生下来是个男的,就把他抚养成人,报仇血恨,若是个女的,我就彻底失望了,只好以死报答赵氏知遇之恩。”不久,赵妻就分娩了,在宫中生下个男孩。屠岸贾闻之,带人到宫中来搜索,没有找到赵氏母子的藏身之处。母子俩逃脱这次劫难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屠岸贾这次没找到孩子,绝对不会罢休。你看怎么办?”公孙杵臼一腔血气地问:“育孤与死,哪件事容易?”程婴回答:“死容易,育孤当然难。”公孙杵臼:“赵君生前待你最好,你去做最难的事情。让我去做容易的事情我先去死吧!”恰好程婴家中也有一个正在襁褓中的婴儿,程婴含泪采取了调包之计,将自己的孩子抱上,与公孙杵臼一齐逃到了永济境内的首阳山中。让妻子带着赵氏孤儿朝另一个方向逃去。屠岸贾闻之,率师来追。程婴无奈只好从山中出来说:“程婴不肖,无法保生赵氏孤儿。孩子反正也是死,屠岸将军如能付我千金,我就告诉你孩子的藏身之处。屠岸贾答应了。程婴领路,终于找到隐匿山中的公孙杵臼和婴儿。杵臼当着众人的面,大骂程婴,他一边骂一边伴装乞求:“杀我可以,孩子是无辜的,请留下他一条活命吧!”众人当然不允。程婴眼睁睁地看着亲生儿子和好友公孙杵臼死在乱刀之下。程婴身负忘恩负义,出卖朋友,残害忠良的“骂名”,偷出赵氏孤儿来到了山高谷深、僻静荒芜的盂山隐居起来。这一隐居就是十五年,就是这片人迹罕至的深山中,穿梭着一老一少的身影,就是这片世外桃源的泉林中,回荡着一老一少的对话;就是这片与世隔绝的沟谷中,积聚了一老一少的复仇力量。赵氏孤儿,终于长成了顶天立地的汉子。苍天不负有心人,程婴与赵武,在朝中韩厥的帮助下,里应外合,灭掉了权臣屠岸贾。赵氏冤情大白于天下,程婴忠义大白于天下,公孙杵臼忠烈大白于天下。最后的程婴,并未品味胜利的美酒,十数年积聚的丧子之痛,丧君之痛,丧友之痛一并袭上心头,程婴自刎而死,赵武为此服孝三年。后世为纪念忠烈千秋的程婴,公孙杵臼,在藏山立庙以祀。两千多年来,程婴的忠义精神已经升格演化为盂县历史文化内涵的核心,是盂县的一笔十分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他们的忠义精神将为千千万万人所歌颂。

花甲老人何其用,大义灭亲平国乱

石蜡,春秋时卫国老臣。卫庄公的三儿子州吁,性情暴戾,喜好谈兵,嗜好杀伐。时常出猎,骚扰民居;心狠手辣;上至朝廷,下至百姓,没有不忌惮他的。总之这个人没有一点优点;对任何人没有一点爱心。不过他只对一个人好。这个人就是,卫国德高望重的老臣石蜡的儿子石厚。从小到大,州吁对别人都很暴力,唯独对石厚和言悦色不算,还很听他的话;两人经常粘在一起;形影不离。对于州吁的恶名,上上下下,没有不嫌弃他的!只因他是一位王子,摄于他的权力和地位,为人又很暴虐。大家都对他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