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2/4页)

亲信谋划如何除掉田忌。其亲信公孙阅出了个主意:“公何不令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乎不吉乎?’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之卜者,验其辞于王之所。”邹忌闻计大喜,便派人到市中找卖卜者算卦,扬言是田忌派他去算的,要算算田忌如果要谋反,是吉还是凶。邹忌则随后派人将此人抓获,送到齐威王那里。齐威王本就对手握重兵的田忌心有疑惧,听了邹忌的话,遂相信田忌有谋反的意图。而这时田忌正率兵在外,于是齐威王遣使召田忌回临淄,准备等田忌回到临淄后再审问此事。孙膑此时也在田忌军中。他对齐国的政局及邹忌、田忌之间的矛盾洞若观火,及见齐威王无缘无故忽然派人来召田忌回临淄,感觉齐威王一定是听信了邹忌的谄言,认为田忌如果回到临淄,将凶多吉少。田忌在孙膑最艰难的时候曾助其一臂之力,而且长期以来,二人合作得非常好,孙膑实在不忍田忌自投罗网,乃提醒田忌说,齐王一定听信了邹忌的谄言,千万不要自己贸然回临淄。情急之下,他建议田忌率军回临淄驱逐邹忌,说:“若是,则齐君可正,成侯邹忌可走。不然,将军不得入于齐矣。”孙膑此言,实是要田忌举兵“清君侧”。与其成为邹忌案板上的肉,不如孤注一掷,与邹忌一决高低,这样,倒还可能死中求生、反败为胜。田忌对孙膑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他言听计从。他依孙膑之言,率兵攻打临淄。但邹忌也不是等闲之辈,早已作好了守城准备,田忌攻城不胜,眼见各地勤王之兵大集,只好弃军逃亡到了楚国。

孙膑于田忌攻临淄之时就已不知去向。 他不想卷入###的漩涡,遂找了一处清静的地方,开始总结、研究早年所学兵法知识和自己的作战经验,撰成《孙膑兵法》89篇,另附作战图4卷。自此,孙膑的名气传遍了各诸侯国。他写的《孙膑兵法》大概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雀山西汉墓中又重新发现。有一万一千余字。

善始善终的乐毅

乐毅,生卒年不详,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燕伐齐之仇。

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手下的将领。乐羊初为魏相国翟璜门客,中山国君姬窟发兵犯魏,翟璜举荐了乐羊。可是乐羊之子乐舒是中山王的将领,而且曾杀死了翟璜之子翟靖。但是翟璜深知乐羊为人,不计恩怨,力保乐羊为帅。 乐羊出兵后,由于敌强我弱,施了缓兵之计。消息传来,朝中大哗,群臣诬告乐羊通敌强烈要求魏文侯换将,魏文侯力排众议,对乐羊深信不疑。后中山国君又杀了他的儿子,煮成肉羹送给他。乐羊为表忠心,就吃下了肉羹。随后大败中山国。魏王重赏他,封在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所灭,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

乐毅出生在这么一个富有武学渊源的贵族家庭,从小就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他品行端正,聪颖好学,嗜好兵法,这为其日后走上戎马倥偬的征战道路,笃行其建功立业的抱负,铺下了坚固的道路。赵武灵王时,因避沙丘之乱来到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当了大夫。

战国晚期,燕国在七雄中还比较弱小,无法参与逐鹿中原的争斗。燕易王去世后,王位并没有传给太子升,而由另一个王子叫姬哙的继承了王位,史称燕王哙。太子升因争王未果则弃姬为鞠奔辽东襄平(燕国辽东郡治所,今辽阳市)。公元前315年,燕王哙听信他人蛊惑,贪图虚名,稀里糊涂地把王位让给了宰相子之。子之本来就武断专横,大权到手更加不可一世,把个好端端的燕国搞得乱七八糟,老百姓非常不满意。燕王哙三年,太子平和将军市被举兵想要夺回王权,结果失败,燕国大乱。南方大国齐国乘机发兵攻燕,只用了50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