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5页)
有空中道论,最后到达‘本体即现象,万有皆一如’之诸法实相论,此亦为佛教宇宙论之极峰。”
《佛光大辞典》:“【真如】华严宗依据性起说而主张‘本体即现象’,即真如本为万法,万法本为
真如之意。”
“本体即现象”,又为“现象即本体”,例如有如下原文出处:
《佛光大辞典》:“【宇宙论】至于佛教,原即认为宇宙为“无始”,而不设定宇宙起源之论说,故
既不主张宇宙创造说,亦未认可所谓转变说与积集说等。然于同时,由于佛学包容广阔,教义浅深不同,故对宇宙
之思想见解亦不免错综互异,有就现象事物之因果连续,说明万有由多元生起之学派;有主张物质现象为精神原素
所开展的唯心一元论之学派;有肯定超越现象的实在本体论之学派;亦有不辨本体与现象,以现象归于本体活动,
提倡现象即本体之学派。然若从全部佛教义理观之,则将宇宙从本体与现象的两方面去解释,最后自可到达现象即
本体之归结。但仅从现象的一面去考察,说明现象生起之因由及次第者,称为缘起论;仅从本体的一面去考察,说
明本体究竟如何者,称为实相论。然两方面之分别考察,仅系为到达现象即本体的理想之阶段,故两方面之理论实
乃互相包容、彼此含摄,故知缘起论与实相论有著互为表里之关系。”
这些引文也说明了一法印和三法印的一致性,也就是缘起论(现象)和实相论(本体)的统一性。
2007年7月17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100、摄意音乐
100、摄意音乐
一位朋友问:请问老师,朗读的时候,音乐起什么作用呢?配乐读对于体会文章的内涵与佛性有作用
吗?清读与配乐读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用清读?什么时候用配乐读?谢谢老师!
我们使用音乐的目的是什么呢?佛家一般认为音乐可起到“摄意”的作用,特别是那些美妙感人的音
乐。关于“摄意”,《大日经疏·八》:“言摄意者,如世人见微妙色声,心为文醉,情有所注,不复异缘。今此
金刚伎乐,能感人心,亦复如是。”大意是说,所谓“摄意”,就像世人见到美妙的形象、声音,心被文字所陶
醉,感情有所投注,不再攀附于别的外缘一样。这种感人的音乐艺术能够感动人心,就是这样。
这样的音乐叫做“摄意音乐”。《大日经·二》:“秦摄意音乐。”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摄
意音乐】音乐能摄人心,使住于一缘,故云摄意。”大意是说,音乐可以收摄人心,使心定于音乐这一外缘而不散
乱,所以叫做摄意。
由此可知,朗读的时候,音乐起的作用是渲染作品、使朗诵者和听众受其感染、集中精神的作用。无
论清读还是配乐读,朗读者都应该进入朗读三昧(集中精神,入定),都应该起到感染人的作用。所以,要根据自
身和听众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清读或配乐读,以达到上面所说的作用。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01、彻底舍离二乘
101、彻底舍离二乘
一位朋友在博文《舍摩梨树和鸽子》中留言:“菩萨亦如是,于诸外道、魔众及诸结使、恶业无所畏,于阿罗汉、辟支佛不然。何以故?声闻辟支佛于菩萨边,亦如彼鸽。败坏大乘心,永灭佛业也。”声闻辟支佛于菩萨边,怎么就“败坏大乘心,永灭佛业也”了呢?请老师具体讲讲,怎样做就是彻底舍离了呢?具体怎么做呢?就是不理这些人了吗?其实他们可能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