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4/4页)

股馊味。海子又是极端贫穷的,他没有找到真正热爱的工作,没有争得生活中一席发展之地,这一切是由于他的偏颇,无法使人容忍造成的。在他的房间里,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同时,他是一个没有情趣的人,不会跳舞,不会游泳,甚至不会骑自行车。然而,海子正是在贫穷、孤独、单调中进行着他诗意的创作。可以说,海子的纯洁直接导致了他的敏感、内向,单纯,很容易受伤。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创作激情。

他在纯粹中,将激情完全地点燃。

海子为什么选择了“死”?为了成就他的诗,还是成就他的名声?海子死之前,留下这么一句:“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他的死是纯粹的死,是海子个人事件,是自我的涅槃与升华。其实,在我看来,海子死于一种分裂。肉体在火车轮下生硬的分裂,本身就寓意海子内心世界严重的分裂。

认真阅读过海子的诗歌,可以看出他诗歌创作出现了严重的分裂。1987年以后海子放弃了诗歌中的母性、水质的柔性的爱,迅速转向父性、火质的刚性之恨。他作为自然之子流露出的温柔,以及男性对爱的渴望,由于得不到回音,感到不胜的孤寂,于是返回到自身,开始对生命的自我质询,慢慢的进行自虐,进而到达了自戮的极致。

再者,纵观海子一生特别是他的诗歌生涯,他是孤独的。他面对的始终是自己,他唯一的快乐就是沉浸在自我虚拟的诗歌激情之中。但是,他是人,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他渴望的是人的情感、人的关怀。现实生活中,他没有婚姻关系,也没有社会关系。在他生命之中,始终没有一双温暖的手,呵护他纯洁、单薄的心灵,让他暖意地存留在这个世界。他所感受到只是孤独,排之不去的无尽的孤独。

海子的成份是农业之子,来自泥土,然而现代知识的熏陶、城市物质文明的诱惑,使得他和知识贫乏的父亲有了无可逾越的距离。当他从乡村中剥离了出来,进入诗人的阵营,渴望得到城市光芒的照耀,他却无法打入城市这个阵营,争得一席发展的空间。正是这种景况,海子开始充满柔情的自我质询:“我究竟是谁的儿子?”而在爱情方面,海子像常人一样渴望物质的富足,“我要有一所房子,春暖花开,面朝大海”,但是他贫穷,内向,单纯,完全不符合现代女性苛刻的要求。他性苦闷、知音难觅,这种孤凄深深的拓进了他的诗歌之中。这时,他又开始自我质询,“我究竟是谁的情人?”总之,他环顾四周,没有人,却被恐惧所攫住了。他孤独万分,无法忍受,最后神经质、痛苦而又无奈的称自己为“王”。其实,他心里清楚,“王”往往是孤家寡人。可见,海子的孤独是有深层次的原因。他彻底的属于“离异者”,从乡村到城市,从传统文明到西方文明,他处于其中,他不知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回归者”, “风雨无家,风雨兼程”渐渐把他逼进了“中间状态”之中,就像那个乌江边的西楚霸王一样,进退两难,最后一声长叹,选择自戮。

当初海子一个农业之子,来到了北京这座代表中国文化最宏伟的堡垒的城市,看到只是这里面充满了政治幻觉,充满了泡沫与口涎,充满渐渐的膨胀起来的欲望,却又那么的冠冕堂皇。在这座城市里,使海子越来越清晰自己是农业的儿子,来自于泥土。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诗中充满“麦地”、“大海”、“黑夜”等符咒般温柔的意象。他这个纯洁的农业之子,想以此颠覆城市的浮华,返回到田园的宁静中去。然而,城市的欲望已经深深的侵蚀了他的灵魂,他也抵挡不住诱惑,渐渐陷入虚无之中。他昔日亲切的泥土,已经演变为“丰收后荒凉的大地”,渐渐荒芜。他深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