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第2/3页)
在阿底峽指導下,他閉門苦修了十年。《青史》載:&ldo;譯師也聽從尊音教言,作了三層門道,於外門上寫道:在此門內,如果我生起一剎那的貪戀世間輪迴心時,諸護法當粉碎我頭!於中門上寫道:在此門內,如果我生起一剎那的為自利心時,諸護法當粉碎我頭!於內門上寫道:在此門內,如果我生起一剎那的凡庸的分別心時,諸護法當粉碎我頭!&rdo;
大譯師因此而獲得殊勝成就,享年九十八歲。他翻譯了十七種佛經、十二種論、一百零八種怛特羅(密宗經咒)。西藏佛教把他視為一條界線,他和他以後翻譯的密宗經典,被稱之為新密咒,而把他之前的叫做舊密咒。
阿底峽在講經、譯經的同時,還在托林寺寫下了著名的佛教著作《菩提道炬論》(又譯作《菩提道次第明燈》)。他對於當時西藏西部佛教教理,修持戒津的規範化、系統化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阿底峽在托林寺注了三年,後被迎請到衛藏地區傳教,歷時九年,直到老死西藏。後來,他的弟子仲敦巴創建了佛教四大派之一的噶當派。
這一個時期,古格成為西藏西部佛教文明的中心。來自克什米爾、拉達克、印度、尼泊爾等地的藝術家和工匠匯聚古格,修建寺廟,塑造佛像,繪製壁畫,興起了一場&ldo;文藝復興&rdo;活動。
托林寺最為輝煌的時刻,是公元一○七六年(藏曆火龍年)所舉行的&ldo;火龍年大法會&rdo;。這次大法會為了紀念阿底峽尊者的逝世,從衛藏各地及阿里三圍,無數的佛教信徒趕來赴會,掀起了佛教復興運動的一次高潮。會上,來自烏斯藏、納里速、朵甘思等藏地諸部各大寺的高僧爭相辯論,傳授顯密。
會後,一百六十多人先後前往天竺、迦濕彌羅等地求學佛法。他們學成後大多成為了西藏佛教譯經大師。
走出去的同時,迎請高僧更加頻繁,先後有八十多位天竺僧人被迎請入藏。衛藏各地相繼興建了大批佛教寺院。
郎達瑪火佛後西藏百年&ldo;黑暗時代&rdo;中,古格點燃的這盞明燈,終於照亮了雪域藏地,也從此確立了古格在西藏&ldo;後弘期&rdo;佛教史上的神聖地位。後世將阿底峽的進藏與這次火龍年大法會的召開,作為西藏佛教&ldo;後弘期&rdo;復興、並從阿甲進入到衛藏的重要標誌,稱之為&ldo;上路弘法&rdo;。
揭開&ldo;古格銀眼&rdo;之謎
佛教的興盛,不但把古格的推築、雕塑、壁畫、文學、服飾、歌舞等藝術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就連冶煉技術和藝術也因之而發展,並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札不讓的北面,有一個名叫&ldo;魯巴&rdo;的地方,今天這個地仍舊被保留了下來。&ldo;魯巴&rdo;藏語的意思是&ldo;冶煉人&rdo;。
歷史上的阿里,是一個&ldo;黃金之鄉&rdo;。傳說這裡差不多每條山溝部有礦藏、開礦者和銀銅匠。古格的富強,或許與它盛產黃金白銀不無關係。在托林寺、札不計、皮央、東嘎都發現過一種用金銀汁書寫的經書,而已其出土的數量極大,這從一個側面證明了這一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正是由於豐富的金銀礦藏,加上佛教的興盛,使得古格的冶煉技術聞名於四方。
古格王國時期,魯巴人精於冶煉與製造金銀器具。當年阿里三圍以托林寺為主寺的下屬二十四座寺院的金屬佛像與法順都由魯巴鑄造。魯巴造佛像時,用金、銀、銅等不同原料合煉而成,工藝精湛,通體全無接縫,尤如自然生成,其價值甚至超過了純金佛像。魯巴鑄造的淨水銅碗,放在太陽底下聚焦,可以點燃柴火。
</b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