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3/5页)

还是有所向往。

以李白的才名,想做官是很简单的,但他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中站错了队。是在安史之乱期间,他加入永王李遴幕府。永王涉嫌反叛唐肃宗,兵败之后,李白作为也是违反作乱的一员身陷囹圄、朝不保夕。

自古以来,“谋逆”都是重罪,一代诗仙李白面临杀头的危险。

在这紧要关头,曾有一面之缘的郭子仪,得知消息后出面解救,甘愿以其官爵为李白赎罪。郭子仪当时任左仆射兼天下兵马副元帅(正元帅是皇子挂名),唐肃宗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免了李白死罪,改为流放夜郎,“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至此,两人上演了一部堪称完美的慧眼识英—…从刑犯到将军—知恩图报的经典传奇喜剧。

不过,你如果爱看一些历史方面的书,就会觉得这段故事编得实在有些离谱。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二章 郭子仪与李白(2)

李、郭两人是千秋知己,但在李白的诗作中,却没有只言片语是关于郭子仪的。只有一场酒交情的县令,李白都写了“桃花潭水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相赠,对自己的千秋知己却给白纸一张,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后来李白身处狱中时,大难临头,向宋若思、崔涣等献诗送赋,而对于有救命之恩的离子仪反而毫无所求。从官职上看,当时崔涣任江南宣慰使,宋若思任御史中丞,而郭子仪已经是司空兼关内河东副元帅,是当时最大的官,在皇帝面前的话语权,郭子仪要远远大于崔、宋两人。

李白偏偏放着手握大权的“千秋知己”不用,而是去求他人,岂不怪哉。

我们翻过头再看两人相遇的时间。

从两人的履历来看,郭子仪生于登封二年(公元697年),仕途一帆升迁,自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武举后补左卫长史,至天宝八载,已担任安北都护府左卫大将军。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比郭子仪小四岁,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而他到太原时,是公元737年以后的事情。

如果郭子仪犯法时是少年(一说是20岁),那时的李白才16岁,还没有什么名气,也没有能力为郭子仪开脱罪责。

李白、郭子仪两人的相遇,《旧唐书》中并没有只言片语。

再者,传说李白令高力士为之脱靴,这也是不可能的。

高力士何人也,他不仅仅是个宦官,还是李隆基的挚友、帮手,前面所提到的铲除韦氏、李隆基登基、诛杀太平公主,高力士全参与了。如果不是因为他是个宦官,估计李隆基能让他当个宰相干干。

不能因为高力士缺少下半边就轻看他,他也是在天宝年间,玄宗认为天下大治而得意忘形时敢于说上几句真话的忠臣。高力士当时受宠之盛,连皇子都要称“阿父”。

李白虽然才气纵横,但在玄宗眼中,必然没有高力士重要。所以我更相信《旧唐书 李白传》中所说:“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

从中来看,李白这性情中人,未免有些轻浮了。醉倒在大殿之上也就罢了,还说些醉话让朝廷高官为他脱靴(高力士是三品的大将军)。玄宗爱惜他的才学,并没有处罚他,只是“斥去”就完了。

李白是位伟大的诗人,但并不是一位政治家,这次的逐出大殿对他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否则我们恐怕也看不到这么多想落天外、肆意汪洋的诗篇。

既然没有当初的慧眼识英雄,当然也没有后面的投桃报李。也有人认为郭子仪仰慕李白的才学,向皇帝进言请饶恕李白之罪,这同样也不太可能。

郭子仪本就不是附庸风雅之辈,看诗词不如看兵书。永王死于757年,当时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