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5页)

李林甫为保住高位,对他认为有可能危及自己权力的人大力打击,最为典型的就是王忠嗣事件。

王忠嗣,可以说是当时的军事奇才,25岁就已经任陇右节度使,连年征战,先后打败吐蕃、契丹、突厥等敌,可以说当时边境安宁与王忠嗣功不可没。由于功高,深受玄宗信任,在他42岁那年,被任命为河西、陇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所辖总兵力达到近27万人。并且王忠嗣慧眼如炬,一手提拔了两位名将: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李晟等人也曾在他的麾下效力。

王忠嗣为何如此看好哥舒翰、李光弼,把他们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老鱼一直有些疑惑。王忠嗣宽以待兵,最终导致他倒台的事件,就是因为“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违反了玄宗的命令。而哥舒翰、李光弼则带有当时胡人带后的特点:对兵士实行高压政策,一向苛刻、动辄杀伐。以至于这两人失势后,没有下属维护。

王忠嗣为何如此看好哥舒翰、李光弼,把他们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老鱼一直有些疑惑。王忠嗣宽以待兵,最终导致他倒台的事件,就是因为“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违反了玄宗的命令。而哥舒翰、李光弼则带有当时胡人带兵的特点:对兵士实行高压政策,一向苛刻、动辄杀伐。以至于这两人失势后,没有下属维护。郭子仪倒是很有王忠嗣爱兵的特点,但在各项史料中均没有明确记载王忠嗣对郭子仪的偏爱。

王忠嗣手握重兵、战绩彪炳,在朝廷内的话语权也就越来越大。有人比自己更受皇帝信任,这是李林甫所不能容忍的。

恰逢王忠嗣不愿作无所谓的牺牲,在战场上没有完全按玄宗这军政方针行动。李林甫趁机给王忠嗣扣上了一顶“与皇子勾结,涉嫌谋反”的大帽子。

手握重兵的大臣勾结皇子,历来是皇帝心中的心病。李林甫这一招正中玄宗的软肋,当即三堂会审,定了王忠嗣的死罪,后来贬为汉阳太守,一年后,王忠嗣抑郁而终。

“但得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以王忠嗣的军事天分,如果继续掌兵,安禄山未必能顺利攻陷唐朝的半壁江山。

只可惜大将军往往不能战死杀场,而是死在宫廷内斗。王忠嗣如此,岳飞如此、袁崇焕如此,惜哉、惜哉!

王忠嗣身死,李林甫暗自窃喜。为避免再有类似王忠嗣这样的人威胁自己的地位,大力提供胡人将领,胡人虽然勇猛,但文才不足,只能在外领兵,不可能高居朝堂。

安禄山、史思明、安思顺、封常清、高仙芝等,全是手握重兵的异族人。不能说异族人就不心向大唐,但由于受教育不同,肯定于汉人对大唐的依附心里相比要淡得多。河北一地更是成为少数民族杂居之地。胡化甚深,这也导致了后来河北兵败如山倒。

“胡人治胡”,除非用邓爷爷的“一国两制”,否则焉能不反。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七章 兵起南诏

朝廷内部人事管理混乱,官员们都把精力放到了各种享乐上了。

在王仁裕著的《开元天宝遗事》中,细述了当时达官贵人的各种贪图享乐、糜烂如醉的生活,现列举一二。

申王李成义每夜都在宫中与诸王、贵妃举办大型宴会(看来,李成义的工作可能就是晚上喝酒、白天醒酒),烛台一律用龙檀木雕成,捧烛的童子都统一身穿绿色的衣袍、系之束带,取名为“烛奴”。这种变态的行为,很快风行于长安。

也有巨富为显示“咱有钱、咱是暴发户”,用金银叠为屋壁,外面再用红泥糊上。会客室用沉檀木为门槛,用玉石铺地面,用锦文石为柱基,用铜线穿钱砌在后花园的小路上,号称这样下雨就不滑了。

岐王每到冬天,没事就把手放在妙妓怀中,称为“暖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