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4/5页)
的制度来说,京城卫戍部队有十二万,并且应该是最精锐部队,在当时的兵制中占有核心地位。但实际上,这本应独立击败叛军的精锐部队在保卫潼关、保卫长安的战斗中基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以致于还要临时招兵。(至于其原因,我们待会再说。)
第四种选择,会引起安禄山部队的极度不安,会尽全力攻击潼关,这就要求守军能把敌军阻止在潼关前。当然安禄山也可能会追杀回范阳,只是这样叛军的士气会降到最低,这时只需潼关部队追杀即可令安禄山大败。
经过慎重选择,郭子仪认为第四种选择最为合理。他目前的职务是朔方节度使,还没有权力按自己的想法跨区作战(现在的平卢节度使是刘客奴),大的进攻方向,还需要玄宗的首肯才行。
郭子仪与李光弼经过协商后,向长安的玄宗写了请战书:“请引兵北取范阳,覆其巢穴,质贼党妻子以招之,贼必内溃。潼关大军,唯应固守以弊之,不可轻出。”
有后人把郭子仪、李光弼这一招称为“围魏救赵”,通过向范阳施压,逼迫安禄山从潼关撤军。老鱼认为这种看法未免有些小瞧郭、李这两位当世名将了。攻范阳所起到的作用可不仅仅是解围,而是标准的“釜底抽薪”,让安禄山这“冬天里的一把火”彻底熄灭。
也有人认为,即使范阳被攻下,安禄山在洛阳的主力并非受损,其战斗力应该没有多大变化才对。
其实不然,我们不应只看到兵力数据,还要看到士气起到的作用,尤其在古代战争中,士气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点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平息安史之乱的诸多战役中,即使是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败方多次出现的兵力损失是“十不存一”,兵力消耗真的达到90%吗?当然不会,而是绝大部分部队溃逃、溜号了。
之所以屡次出现这样畸形的结果(以及我们刚才说应存在的十二万精锐卫戍部队一直未出现),都是因为当时的兵制制度造成的。
第三十四章 兵制
唐朝前期采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制度成立于西魏,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李世民正是凭借手中的府兵,得以纵横天下,令四方臣服。
府兵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统领和管辖,和平时期耕地种田,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经常性任务是轮流到京城宿卫,或到边境和内地的要地戍守。
现在看府兵的编制有点类似于新中国建国后的民兵,不过待遇还不如民兵,至少民兵有什么活动,公家提供枪弹、管饭吃,但府兵们在战争发生时,要自带粮食与马匹、兵刃,出征打仗。
这种兵役制度的好处是有利于农业生产,减轻国家军费开支,也扩大了兵源,同时也避免了地方军做大,有利于中央集权。
府兵虽然需要带着马匹兵刃去打仗,但国家在政策上也给予了一定照顾。如果在战场上立了战功,政府会根据功绩大小,分别予以免除赋役、赏赐勋官、爵位的奖励。一旦不幸战死沙场,还会追赠官爵,并或赏赐死者家属以官爵金帛等。
编制的基本单位是折冲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军府长官为折冲都尉,副职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称卫士或侍官。军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卫和六率。十二卫各设大将军一人,直接听命于皇帝。六率各设率一人,隶属于太子。
军府最多时有六百三十四个,约百分之四十分布在京师所在的关中,以便中央政府手握重兵,控制四方。府兵必须凭尚书省兵部的兵符才能调拨。战时由皇帝命将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将领回朝,士卒归府,将无常兵,难以干预国政。
由以上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府兵制的提前下,即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