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3/5页)
了。等到了晚上,才狼狈地拄着一根断枪回到军营。任史思*志再坚韧,也没有再战的雄心,只能逃奔到博陵。李光弼率兵紧紧地围住了博陵,断了其退路。
虽然一再败北,但我们并不能由此断定史思明就是军事上的废材。实际上,史思明可以说是安史之乱中表现最突出的三位将领之一,另两位就是他这次的对手郭子仪、李光弼。其余诸如仆固怀恩、崔乾祐、李嗣业、蔡希德等人皆有所不及,而高仙芝、歌舒翰两位名将,在安史之乱时属“见光死”,受皇帝的乱指挥,还没来及再一步发挥才能就泯灭了。)
(史思明不由哀叹一声“不是思明不努力,而是对手太狡猾。”)
郭子仪入河北以来的屡次大胜,尤其是嘉山一战,把叛军在河北的主力部队几乎消灭干净,不仅是唐军军势大振,在河北当地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一时间,河北地区原先被叛军占据的十多个州郡都杀了叛军的守将而归降朝廷。转瞬间,河北诸郡回复唐室。
(老鱼不禁感叹,在河北当个郡守真是不容易啊,降唐被叛军打,降燕被唐军杀,这两拨部队翻来覆去、你来我往,城池归属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这郡守是怎么选择都是一个“死”字啊。)
河北归唐,对安禄山的影响非常之大,从洛阳到范阳的归路再次被切断。叛军往来都是轻骑偷偷摸摸地通过,就是这样还大多被官军俘获,于是家在范阳的叛军将士都心中动摇。范阳兵才是安禄山的铁杆部队,现在他们的军心出了问题,安禄山怎么能不慌张。
安禄山召集手下的谋士高尚﹑严庄,痛骂道:“数年来都是你们劝我造反,还说一定能成功。现在大军被阻在潼关,回家的路也被断了,还成功个屁?”安禄山觉得成功无望,于是和部下商议放弃洛阳,还是回老家范阳。
不过仗都打到这儿了,放弃又谈何容易,一旦退回,势必士气大降。到时郭子仪等人在趁机掩杀,不知还能不能抵挡得住。
前进不能、后退不得。安禄山对如何用兵犹犹豫豫,不如如何是好。
叛军的无所适从,当然就是唐军的利好。郭子仪稳定河北后,又向朝廷献“釜底抽薪”之计,要一举击垮安禄山。
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
已经在河北占据上风的郭子仪,下一步行动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一是返回朔方,等候玄宗的命令。二是继续守在河北,截断安禄山回老家的通道,等候河西、陇右等各地勤王之师到达后,共同消灭安禄山;三是主动向洛阳靠拢,联合长安、潼关的唐军,双向夹击,与安禄山决一死战;四是转而杀奔安禄山的老巢范阳,令安禄山首尾难顾。
第一种选择,是和平情况下的必然选择,现在人家李光弼才是河东节度使,你郭子仪呆在这里算个什么事儿?如果算是援军,那就得听从李光弼的调遣。可是河北的唐军,郭子仪占了大头,李光弼是刚从自己手下拉出杆子来。让李光弼命令郭子仪,恐怕也指挥不动。
不过如果郭子仪真得带领大部队回到朔方,安禄山必定趁河北兵力不足,再打回来。唐军目前形成的有利局面未必能保得住。
第二种选择,对朔方军来说,虽然地位有点尴尬,连招兵募粮都名不正言不顺。但站在整体立场上,并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即可以巩固河北的胜利果实,可以在援军到达后,夹击在洛阳的叛军主力,也可以攻向范阳,把丢失的国土夺回来。
这种选择对朔方军来说,风险最小,不过各地勤王军队何时来到并不能确定,在等待中,可能会有什么变数。稳则稳矣,但效率不高。
第三种选择,风险最大,如果成功,则快速平叛,如果不成功,那恐怕就成仁了。并且朔方军和长安方面的军力没有一战而胜的把握。
按当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