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4/5页)

该是他多次劝告亲属注意惩忿(少恼怒)的直接原因。易生恼怒,不止是一般人的情感态度,就是历史上的“多少英雄豪杰打此两关不过”,这是一个需要汲取的教训。所以,曾国藩告诫他们,要像佛家所说的那样,降龙伏虎,“龙即相火也,虎即肝气也”,遏抑肝火,不使它过分炽烈,节制血气,不使自己的嗜欲戕害自己的身体性命。这是养生之道的根本。也是我们现代人的健康经验:发怒伤害肝脏功能。

另外,人心中的忿怒,与养心对立;所以,惩忿去怒,也就是为了养心,减少了忿怒,心中也便安泰平和、豁达冲淡、充满虚明之气……这对我们现代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尽管曾国藩非常重视修身养性之道,但他对生命的健康长寿,却不存妄念,不迷信,一切顺其自然,人的“寿之长短,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计较他”。这种达观、冲淡之气,不也是今天追求修身养性的人们所应具有的襟怀、器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三章:转丸第十三

第十三章:转丸第十三

〔原文现已失传〕

第十四章:却乱第十四

第十四章:却乱第十四

将为肢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橘,此世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橘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故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其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

何以知其然耶?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网罟屋州闾乡里者,曷常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朝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耶?并与其圣智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代而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智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第一节:为大盗积

第一节:为大盗积

将为肢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橘,此世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橘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笔者字面理解

将为肢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橘,此世俗之所谓智也。

为了防止盗窃分子打开箱子、口袋、柜子,人们总是要加固锁头、铰链、栓牢口袋,一般人认为这是一种智慧。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橘之不固也。

然而大盗来了,把这些东西都扛走,唯恐锁头、铰链不牢固、绳子没栓紧。

然则向之所谓智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那么刚才所说的智者,不就是给大盗在积累财物吗?

笔者感悟

鬼谷子用预防强盗这件事,阐述人世间的一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

在人世间有很多人,为了防止盗窃分子打开箱子、解开口袋、撬开柜子,他们总是要加固锁头、铰链、栓牢口袋,普通的小偷来了奈何不了,东西没有丢,一般人认为这是一种智慧的明智之举。

但是,如果大盗来了,他们是不会打开箱子锁,撬开柜子门、解开口袋绳子,而是把这些东西全部扛走,他们还唯恐锁头不牢、铰链不牢固、绳子没栓紧。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哪些绞尽脑汁防止小偷的方法,反而还帮了强盗的忙,哪些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反而还成了在帮强盗积累财富了,这岂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吗?

问题就出在“治标没有治本”,大智慧的人是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他们会从根源开始抓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