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3/4页)

天近黑,连晌饭都没吃,两人各挖了大半担箩筐的葛根,一起挑到了谢花家,谢花让他们把外面的的泥巴搓洗干净,又把表皮用瓦片刮干净后,切块切条成花生粒那么大小,放进家里打糍粑的那个石槽里,谢广赋和谢长民两人拿着你一大捶我一大捶的打浆。待打得细细的后,又舀到石磨上磨了两遍后,总算摸上去很细了,再斗至细眼的纱布内,挤压摔打将浆排出去后,再将纤维弄干净,余下的就是淀粉乳了,将淀粉乳放置在木盆内。忙到快天亮才把挖的葛根全部处理好,谢花眼睛又酸又胀,打着呵欠回屋睡觉去了。

过了两天,水分干后,木盆有半盆的干葛根粉。

谢花抓了一把在碗里,放了点冷水搅拌匀净后,再倒进刚烧开的水,快速搅动,没多会一碗透明的葛根糊就成了,她又央请王氏拿了红糖撒了点。吴氏和王氏都尝了一口。

吴氏大喜“这东西真能吃,哎哟,我快让长民多去山里挖点回来,要是天下雪了可就挖不了了,我多做这个粉,虽抵不上吃米,但也能抗饿,吃不起糖,放点酸菜拌着肯定也好吃。”因为下了一个月的雨,红薯藤也有不少烂根的,红薯收成也是不好,再说那红薯吃多了也腻歪。

其实葛根的做法很多,比如做成粉条,粉饼,但是谢花都不会,只待以后慢慢研究了。

王氏特意回了趟娘家,用小布袋背了十几斤米给老太太和老太爷,王氏把刘氏带到家里,让她全程学了怎么做葛根粉,便让她回家自己挖葛根。

村里许多人家家里闹了饥荒,日日以红薯为食,红薯也要省着吃,光靠红薯要撑到明年收早稻,日子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了。

谢长民日日去山里挖葛根,久了自然也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就旁敲侧击的问他挖这东西做什么用,谢长民一开始不说,后来有人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上山里挖,后来村正出面跟谢长民说,村里好些人家都举家无食的,让他别藏私,都是一个村子的大家要互帮互助,谢长民问过谢广赋后,经得谢广赋同意后,把做葛根粉的法子教给了村里人。

村里老老少少天天扛锄头上山挖葛根,山外围的挖干净后,又跑去红仁村去挖,直到第一场雪下来,村里人才歇了手。

这一年就在许多人怎么填饱肚子的忧愁中过去了。

过完年后,又是整月整月的不下雨,村里人只得用竹管给小麦浇水,田边路边的野菜都让挖光了,谢花也日日拿着小药锄去挖野菜,没有水,种不了菜,只能挖野菜,她家还好,至少有饭吃,好多人家家里靠野菜为主食,村里好多的小娃都瘦得脸上没有半点肉,眼睛都显得特别大一双。

有好些人家来家里借米,王氏也抹不开脸说不借,人人都说挨饿等死。这家借一升那家借一升的,家里一个月竟借出了二十来升米。架不住这么个借法,王氏后来也只得拉下脸哭穷了,借米的人才渐渐的没了。

青黄不接的日子,勉强挨到了四月收割了小麦,村里人这才又落了口吃的。

谢花望着见底的江水,叹了一声,又是一个灾年。

作者有话要说:嗯,终于码完了,明日要去深圳,不知道有没有空码,先请着假再说,更了就是赚了,没更就属正常。哈哈。

第128章

集市上的米已经涨到二十文一斤了。

山里的葛根也挖光了;村里人越以难以填饱肚子。

谢长民一家也面临着要断炊了;谢长民土坯也不做了;天天去镇上找活做,找活的人实在太多,好几天都难得找到一人活,谢长民又去山里砍柴;借了谢花家的牛车拉去镇上卖;一开始一车柴还能卖十几文钱,后来卖柴的人多;一车柴辛苦大半天就只卖得六七文钱;勉强一天能食得粥食,到最后柴火无人问津。

谢长民修房子的土坯虽然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