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4/5页)
精典时,总要这么感叹。
然而,当我们落实到具体的历史时,往往又让我们大失所望。
有时候,真的很难将历史上发生的那些可怕和丑恶的事情,与我们传统文化中仁义的概念,联系起来。
恶的力量,经常会大于善的力量。
这是我们不愿得出的结论,但不幸这往往就是事实。
总算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对于未来,我还是有信心的。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
对于我们,不做恶可能相对容易。但是,真能做到“众善奉行”相当不容易。特别是当我们沦落到拣破烂的地步还能坚持行善,那的确要点佛的精神吧!(提要)
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对于富人一掷千金的捐助,社会很需要,但是对于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点滴善举,社会同样需要甚至更为需要。
由于富人大多有知名度,因此社会往往更关注富人的善举。普通人的细小善举,比如我们帮助一位盲人过马路,为需要帮助的人捐十块钱甚至一块钱,虽然琐碎,但论性质,和富人的慈善没有区别。
其实稍加留心,我们周围不乏善举,而且也能让我们心存感动。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已经退休的阿姨,每月只有千把块退休金,但却喂养了很多野猫。她甚至把生病的或残疾的野猫抱回家调养。由于收入微薄,她去买猫粮或带猫看病,甚至连地铁都舍不得坐。
我还认识一位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表面看来有些玩世不恭,所谓80后的散漫、缺乏责任感在他身上似乎很典型。但是我无意中发现,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有点吊儿郎当的年轻人,竟然暗地里资助着两个贫困学生。
还有我的一位同事,去年才毕业的大学生,逛街时碰到义务献血车,顺便就上去了。一般献血一次是200cc,可是那天抽血的人说血库吃紧,你年轻,献400cc也没有问题。于是我这位小同事二话没说,献了400cc。
类似的善举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不少,只是他们太普通,太不容易引起我们的关注。包括我们自己,我们谁心里没有迸发过善念呢?
人是奇怪的动物,很容易受群体意识感染。周围的人善良,我们也会变得善良。反之,在特殊环境下,人恶的一面也会被激发甚至放大。比如战争,杀戮会使人变成恶魔。想想纳粹的集中营,离开那个特定时代,我们现在怎么也想不到,那么有教养的德国人会变成魔鬼。这其实就是环境的魔力。
从这个角度看,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变成一种风气,对社会非常重要。一传十,十传百,一旦爱心在人群中传递,社会和谐就可以实现。古人说的好,“莫因善小而不为”。我们每个人的点滴善举可能并无法改变什么,但是亿万人的善举汇聚起来,力量就能排山倒海。所以,悉心呵护我们心中善的火种,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对自己对社会都善莫大焉。
当然,正如毛主席所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慈善也一样,一次两次容易,但坚持做下去很难。特别是在命运对自己也不公平的时候,还能去帮助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就更不容易。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画面是一位拣破烂的老太太在一位乞讨的盲人碗里放钱。这是让我最感动的照片之一。这位老太太自己已经如此不幸,却还能去帮助比自己更弱的人,这种行为用伟大形容一点不为过。她给出的一毛钱,意义一点也不亚于巴菲特捐出的数百亿美元。
写到这里,想起曾经有人问一位高僧修行的奥秘,没想到得到的却是一句极普通的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这话看起来简单,似乎根本没有奥秘可言。但细想想,那其实是很高的境界。对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