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3/4页)

疲于自保的一生

可能王安石对孟尝君的自保之术甚感不屑,但是孟尝君穷及一生也只能是堪堪在政治上自保而已。孟尝君田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他的父亲田婴认为其出生日期不吉利,对他的母亲说:“扔掉这个孩子。”可是田文还是被母亲偷偷地养活了。田文长大后,母亲决定让他们父子相认。没想到田婴见了孩子仍然余怒未消,气忿难平,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了,你为什么还是把他养活了?”母亲还没回答,田文立即叩头大拜,反问父亲田婴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田婴回答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长跟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的。”。田文却说:“如果害怕我的身高会长到门户那么高危及到父母,其实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再说谁还能长得到有门户那么高呢!”田婴无言以对便斥责道:“你不要说了!”沉默有倾,田文趁机问父亲道:“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子叫什么呢?”田婴说:“这我就不知道了。”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加,咱家却积贮万金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现在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您还一个劲地加多积贮,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我私下认为这是很奇怪的。”如此有远见卓识的惊人之语让田婴彻底改变了对田文的态度,从此开始日渐器重他,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随着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各诸侯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嗣,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田文果然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从这段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年时的孟尝君还是有志于重振衰弱不堪的齐国的。

但是一个人的生活并不总是单线条的,成年后的孟尝君开始逐渐逐渐地改变了他当初的志向。譬如孟尝君之招揽“士”甚至包括那些犯罪逃亡的人,这是很可能危及到国家政权的。他对“士”的倚重,超出了一个政治家所被认可的程度。应该说孟尝君对待“士”的态度是很诚恳的,宁肯舍弃家业也要给予他们丰厚的待遇,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孟尝君每当接待宾客时,总会在屏风后安排侍史,以记录其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仆人挡住了灯光,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肯定好坏不等,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侮辱,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此后,一时之士更是风卷云集,络绎不绝。

孟尝君多养死士、义士,声名远播,超过的当时的君主,为齐王所怨恨和嫉妒,他被很长一段时间闲置在权力场之外。这使得他对于只忠于一国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应该说这也是当时的一种风气。他的声誉甚至超越了国界,这使得他还成为各诸侯国争相拉拢甚至巧取毫夺的对象,这就更加剧了他的命运的不确定性和悲剧性。他就在这样的东奔西走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国际风云人物。而孟尝君长于自保的传奇故事也构成其波澜壮阔的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今读来仍令人感慨良多。

1、土偶桃梗

有关孟尝君的典故多与他的谋身自保有关。譬如这一则“土偶桃梗”。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秦昭襄王时,听说孟尝君的门下有士三千之多,名闻天下,便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