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4页)
对应着对另一个或另一些人的不仁或不太仁。如果你对每一个人都是某一种对待时,那就谈不上仁与不仁了。同样,圣人对百姓“仁”了,肯定有一个圣人对百姓的“不仁”存在,才有这个“仁”。如果是没有那个“不仁”存在,就谈不上这个“仁”了。所以“圣人不仁”,也包含着圣人不存在“仁”的极性概念。没有这个仁与不仁,把老百姓都当“刍狗”,这是平等一如的另一种表达。这和佛陀在《金刚经》中讲的内容类似。“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佛陀的大慈悲要救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这在我们看来是“大仁”了,但在佛陀的境界,从实相本体的非极性来看,实无两相极性众生的存在,故言“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佛陀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圣者站在无四相的非极性境界,而我们却在四相具全的极性层次。在我们的层次,认为救度一切众生成佛是莫大的慈悲和仁德,但在破了四相的佛陀的层次来看,这种极性层次的仁德和慈悲,不是非极性无念、无住究竟一相的属性,有“我”度了一切“众生”的观念,就落入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极性圈套。在凡夫看来是仁德之举,在圣境看却非第一义谛。老子要人们效法这种天地的“不仁”和圣人的“ 不仁”,要人们大公无私,无分别,无执著,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平等一如,才能体道、悟道、得道。
“天地之间,犹橐龠乎”。天地是相对我们的直观感觉来说的,天地之间是虚空,老子这里的着重点在其虚空性中。橐龠就是咱们说的风箱,用橐龠表示天地无穷无尽的演化性,也比喻道所处的状态是无尽的虚空状态和真空属性。“真空”不是空无一切,而是真空妙有,所以“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正是老子形容真空妙有的一个绝妙比喻。天地之间虚空无物,道寓其中,犹如风箱。风箱中看上去空无所有,但鼓风不会穷尽(不屈),不会将风排完。不但不会排空排完,反而“动而愈出”,愈排愈多,这真是真空妙有,真空不空的绝妙表达。佛陀对实相本体真空妙有的无穷性常用“摩尼宝珠”的随方放不同光色来比喻。我们绕摩尼珠转动,摩尼珠就会随我们方位不同而变现出不同的色光。当我们转动的速度愈快,色光的变现就愈频繁(动而愈出)。但色光的产生绝不穷尽(不屈),而摩尼珠不因发光而有丝毫的减损。我们都可以用一个水晶球表面现象的直观感受来体会这种证悟的表达。把水晶球看作是真空实相本体,同样球体随着我们观察的方向不同,现出不同的影像,它也具有“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属性。形象巧妙的比喻来自真实深刻的体悟和体证,老子用“橐龠 ”作喻,佛陀用“摩尼珠”比喻,从这两个唯妙唯肖的比喻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大智慧的殊途同归性,也能感受到老子、佛陀“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的实证性,更能感受到道体(实相本体)的真实存在。
虽然道无形无象,但它可以产生出无穷无尽的事物来。虽然有无穷的演化性,但它的状态和属性却和风箱的鼓风一样,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真如不守自性,遇缘则变。从修道的角度看,“动而愈出”的“动”,实际上是人的识念。有什么样的极性识念,就产生出什么样的极性事物;有什么样的妄念,就孕育出什么样的状态。人的本性就是道的非极性属性在人体上的体现;人的本能是极性识念对本性扭曲的表达。就像水,你要把它装成圆的就是圆的,你要把它装成方的就是方的,你要叫它波浪起伏就波浪起伏。所以随不同的“动”产生不同的“出”。“动”,从唯识讲,“动”是指我们的妄念或识念。你有什么样的妄念(因),真如不守自性,就给你产生出相对应的变现来(果)。佛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