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页)

,让人看了只觉顺眼温和敦厚,没有丝毫的攻击性。丽娘照了照镜子,也深感满意。

简单的用了早饭,丽娘吩咐丫头们去西苑叫李妈妈带着瑚哥儿一块儿过来这边集合,等人齐了再一块儿出发。

过了一会儿,人都齐全了,只见赵大家的和单大娘走在前头,丫头婆子们簇拥着丽娘和抱着瑚哥儿的李妈妈一起走了出来。

庄子上的大门大开,在山顶寒峭的风中“吱嘎吱嘎”地作响,上面的铜锁尤为沉重得撞击着门板,两种声音协奏,远远的在山谷里回荡。

门外已经停好了好几辆马车,领头的是一辆翠帷青绸车,几辆黑漆平头车紧随其后。翠帷青绸车边上站了一个大约三十来岁的车把式,外加两个小厮,见两位婆子出来,殷勤上前:“妈妈们好……”说着眼睛已经瞟到了后面的丽娘身上。见管事娘子三禄跟大丫头红衣搀着她,都心知肚明,这就是常听人说起的生了大爷的长子的吴姨奶奶了。于是相继的打千问好,让两个丫鬟把丽娘安安稳稳扶着踩着脚凳上了头一辆马车,随后李妈妈抱着瑚哥儿,红衣搀着吴嬷嬷也跟了上来。其它的丫头婆子们都上了后面的马车。一切都妥当了之后,得得得马蹄声,骨碌碌轮子声,车把式们的吆喝声喧阗着朝东面的驿道奔去。三禄和林旺见车走远了,才回了庄子。

丽娘想到竟然已经离开了,忍不住的悄悄的撩起了帘子的一角,隔着纱窗,只见山间空荡地回想着铜锁撞击门板“吱嘎吱嘎”的声音,还有越来越远的庄子的大门,她忽然眼眶一热,收回了目光再不敢看。红衣见状忙上前,将手帕递给了她。

丽娘接过帕子,低头揭了揭眼角。收回了思绪,抬头见李妈妈怀里包裹的紧紧的瑚哥儿依然在熟睡,就悄声的对她比划了一下,示意让她自己抱一会儿。李妈妈会意的递了过来,丽娘接过,调整了一下姿势,让他舒服躺在自己的怀里。丽娘望着瑚哥儿童稚无忧的粉扑扑的小脸儿,顿时笑了,一扫之前的失落。是啊,就是不为自己,为了瑚哥儿也得好好的走下去,面对即将到来的未知。车里的人见丽娘又陷于了沉思,瑚哥儿也在睡,一时之间,都静悄悄的,无人敢大声说话。只听见马蹄“得得”声和马车“支支”声向京城的方向而去。

车行了大半日,到了午饭的时间大家都有些饿了,只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也没有地方打尖,一行人只好在车上简单的用了些干粮后,继续前行。

刚开始的时候丽娘还觉得新鲜,想要见识一番古代的冬天的风景,偶尔撩开帘子的一角,透过纱窗看看外面的景色,但是时已隆冬,路上的雪也未化尽,到处都是一片枯黄,树也都落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树枝,连鸟雀儿也未见有出来觅食的,一路上少有人烟,颇有一股深冬的萧瑟凝重的味道。

当马车行到神京,快要进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马车自西门人而入。神京是都城,类似于现代的首都城市,是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皇宫位于北面,南面是普通百姓和贫民聚居的地方,东面住着权贵和官宦人家,贾府就在这一区域,西面则是富商和乡绅人家云集的所在。自古以来,京城里就有西富东贵的说法。

京城毕竟是京城,不同凡响,不仅轩阔热闹,且与旁的大城小城相比自有一派雍容华贵的气派。吃用住行,凡是天下有的,京中便一定能寻得到的。

丽娘之前也听吴嬷嬷和丫头们讲过京里的繁华,此时也忍不住要好好的见识一番古代的繁华都市的盛况了。

尽管对京里的繁华早有耳闻,但这一刻,当她真正进入这座城的时候,丽娘还是有些眼晕:从西城门一走进来,放眼望去就是沿着大路两侧一家挨一家的商铺,什么香料脂粉,珠宝首饰,皮毛绸缎,应有尽有。再朝里走,又是一家家的酒楼,书铺,还有卖各种古董字画的铺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