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5页)
影:《马耳他之鹰》、《玻璃钥匙》(TheGlassKey)、《出租的枪》(ThisGunforHire)、《劳拉》(Laura),但这批影片还是
缺少了战争结束以后才会出现的那种明显的黑色穿透力。
然而,战争一过,美国电影明显变得更能冷嘲热讽———犯罪片也忽然繁荣起来。此时,反对美国改良主义电影的压力也已积聚了十五年,如今一旦获得自由,观众和艺术家都急于在对待事物时抱以不那么乐观主义的观点。很多士兵、小业主和家庭主妇/工厂雇员,在重归和平时期的经济状况之后,产生了一种幻灭感,
它被直接反映在城市犯罪片的污秽之中。
这种战后接踵而来的幻灭感,在《走投无路》(Cornered)、《蓝色大丽花》(TheBlueDahlia)、《血海仇》(DeadReckoning)和《骑上粉红马》(RideaPinkHorse)这样的影片中得到了直接的表现。在这些影片中,军人从战场归来,发现自己的心上人不忠或身亡,抑或他的生意伙伴欺骗了他,抑或发现整个社会都是不值得为之战斗的。战争还在继续,但是现在的敌对已经带着一种新的恶意转
向美国社会自身。
战后现实主义战后不久,所有的电影生产国都出现了现实主义的回潮。在美国,它首先在诸如路易?德?罗什蒙(LouisDe
Rochemont,《间谍战》'Houseon92ndStreet'、《反案记》'CallNorth-side777')和马克?海林格(MarkHellinger,《杀手们》'TheKillers'、《血溅虎头门》'BruteForce')等制片人,和诸如亨利?哈萨维(HenryHathaway)、朱尔斯?达辛(JulesDassin)等导演的影片中显出雏形。1947年,罗什蒙与哈萨维合作的《死亡之吻》(KissofDeath)骄傲地宣称:“每个场面都是在实景中拍摄的。”即使罗什蒙独特的“时代进行曲”系列新闻纪录片的那种真实性已不再流行之后,现实
主义的外景也依旧是黑色电影的一个固定要素。
现实主义运动也符合美国的战后情绪;大众已看了十几年的
一成不变的摄影棚街道,这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希望更诚实、更尖锐地观察美国的需求。战后的现实主义潮流成功地将黑色电影从高层次情节剧的领域中分离出来,将它放在了属于普通老百姓的街头巷尾这个更适合它的位置上。回望过去,我们发现,德?罗什蒙之前的那些黑色电影看上去绝对比战后的现实主义电影温和得多。像《夜长梦多》(TheBigSleep)、《狄米特里奥的面具》(TheMaskofDimitrios)这类影片的摄影棚产品的外观,削弱了它们的锋芒,相比之后那些更加现实主义的作品,它们显得彬彬有礼、墨
守成规。
德国的影响二三十年代,好莱坞接纳了不少德国移民,这
些电影人和技术专家大多融入了美国的电影建制。好莱坞从来没有经历过某些有公德心的本国同胞所担心出现的“德国化”,要说真有危险存在,那也是过分强调德国人对黑色电影的影响的危
险。
但是,到40年代后期,好莱坞决心将自己涂黑之时,再也没 。 想看书来
黑色电影笔记(3)
有比德国人更伟大的明暗对比法大师了。表现主义布光的影响早就在好莱坞电影的表层下潜藏,如今看见它在黑色电影中全面开花,就没什么可惊讶的了。同样不足为奇的是在黑色电影中发现大批的德国人和东欧人:弗里茨?朗、罗伯特?西奥德马克(RobertSio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