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4/4页)

去,身后跟着宫人,再次拦住了她,她只能听着孩子的哭声一点点远去,心犹如被鞭子一记又一记地抽打着,痛苦极了。

她紧紧拽着胸前的衣襟,用力闭上眼睛,狠狠咬牙,不知过了多久,她睁开眼,仰起头,望着碧蓝的天空,两滴晶莹的泪珠自眼角滚落至下巴,滴到石板地上,与之融为一体。

在这座森严威慑的紫禁城内,她已流过太多眼泪,下半辈子,她再也不想活得这么累……也许,为了她的孩子,她要更加坚强、勇敢,主动面对一切危难,掌控自己、别人、所有人的命运!

中秋团圆,六宫各处,皆有美满。午后的北花园中,孩子们嬉笑追逐,洛敏与玄烨站在亭中,听着孩子们的笑声,看着孩子们的身影,紧紧靠在一起。

失去了太皇太后,他们还有皇太后疼爱,有彼此相爱,有对一群同样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小辈的关爱。

康熙二十七年是缺憾最大的一年,是沉重的一年,但也是圆满的开始,是愉悦的前兆,他们只需要时间的治愈,在等待中恢复。

挥别沉痛,迎来普天同庆,康熙二十八年的春天,玄烨再次启銮南巡,阔别五年,江南好景依旧,只是旧景不再。

玄烨临阅河工,河道总督再不是五年前的靳辅,而由闽浙总督王新命代之。去年正月,玄烨除却为皇祖母的丧事而伤心欲绝,更为朝廷大事烦心不已。

监察御史郭琇的两道上疏,改变了两个人今后的命运。一道上疏弹劾靳辅治河无绩,一道弹劾相国明珠结党营私、独揽朝政。

玄烨听取各方陈述,却无力做出乾断,他将靳辅的案子交给九卿会议裁决,最终罢免了靳辅。至于明珠,在接到郭琇的弹劾密折时,他仰天一阵嗟叹,不久便任命郭琇为左都御史,在明珠五十三岁的寿宴上,默认他携带一份特殊的“礼单”,上门祝寿。

明珠在接到这份“礼单”后,热闹非凡的明珠府一瞬间被沉重笼罩,当日的寿星褪去了喜气神色,惨白着一张脸,双手垂下,瘫倒在了冰凉的石地上。

想他在庙堂之上叱咤风云大半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终究是气焰过盛,疏于防范,一道弹劾奏章,就将他打入无尽地狱,大半生的“丰功伟绩”也毁于一旦。

皇上没有给他任何反驳的机会,那是因为英明神武的皇上对他早有防范,只是没有证据,如今东风吹来,将他一网打尽!

郭琇奏疏皇帝时,列了明珠十一条大罪状,皇帝看过后,又在心里多加了一条,除了他,谁也不知道。

五年前,他南巡至江宁,站在明故宫的城墙上,那两只高飞的白鸽并非野禽,而是家养,受过特别训练,吃的并不是普通饲料,他曾派人秘密彻查饲料来源,又安插眼线于重臣府中,兜兜转转,线索最终落到了明珠府上。

抽丝剥茧,细细整理来龙去脉,玄烨恍然大悟:朝中大臣结党营私,排陷异己,明珠凭借他这个皇帝的信任,势焰熏灼,辉赫万里,更因他的亲人身在后宫,便有意唆使大阿哥夺嫡,光这一条,就已经罪无可恕!

幸得大阿哥与惠妃明白事理,即便有可能参与其中,但经悬崖勒马,总算没能酿成大错,玄烨对此并未追究责任。可是,即便明珠曾功勋显赫,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玄烨不忍心诛杀功臣,唯有将其罢官,拆其党派,抄他家财。

明珠倒了,他的大儿子纳兰容若于康熙二十四年病逝了,当年那帮反清贼匪,也在明珠的供词中,找到了……幽禁明珠的后两天,京师的西四牌楼下,又多了一缕亡魂。

这一切,洛敏浑然不知,相关的文件及奏折,玄烨全都毁了,任何对她不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