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3/4页)

“住口。”赵雍紧捏这拳头,跳起来大声吼道。

“难道我赵雍在你眼中就是如此小人?”

司马喜却拱手道;“主父误会了,我只是就事论事,做为一个臣子在为他的主公提供最好的注意,并没有说错。你若包庇我甚至重用我,必然激怒中山降民,所以最合适的选择,是应该杀我以慰中山一国。”

赵雍铁青着脸,咬着牙恨恨的望着司马喜,低声咆哮道:“你若再说这等混账话,我赵雍今生便没了你这个兄弟。

”司马喜面色露出感动之色,苦笑着摇头道;“主父,你还是当年那副脾气,你可知道你最大的缺点在哪吗?就是为人君者,却以私人感情最重。要知道为君者,只有放的下多余的感情,生性坚韧,杀伐果断,即便对方是父母妻子,为了社稷江山也要果断除去。”

“胡说八道。”赵雍低声怒吼道。

“为君必先为人,如果为了利益不择手段,那与禽兽何异?那种连人都配不上,又何来为君!”

“我赵雍顶天立地,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的赵国的黎明百姓,不愧良心。言必信,行必果,让我靠踩着自己兄弟的尸体上爬,除非我死掉。”

司马喜心中微叹,虽说心中有些喜悦,却已经十分担忧。赵雍如此重情,换句话说就是妇人之仁,心中想道一个念头,便沉声说道;“主父,我想向你求个恩典。”

“但说无妨。”

“我想请你答应我件事情,如论多么难做到,你都一定要答应为我做到。”

“好,我答应你,你尽管说就是。”

司马喜眼中闪过了一丝犹豫,沉默了会还是低头说道;“等明日再说吧,可好。”

第七十七章 义士(三)

清晨时分,沉重的城门在数十名中山力士的齐力之下缓缓开启。

当年中山恒公中兴中山国时,为了取得与赵国长期相抗衡的资本,便在栾河之畔修筑了灵寿城,并以此为都,而灵寿的城门正是数十名中山名将精心打制而成,内为坚硬的铁木,外裹有厚厚数层的铁皮,城门坚硬无比,即便是受到巨石冲撞也能岿然不动。也正是幸赖于此,赵过两次攻到中山城下,都是损兵折将,铩羽而归。

可如今坚实无比的灵寿城门却没有在赵军的进攻下被攻破,却在自己人的手中被缓缓开启。

姬尚面色苍白的站在长长的甬道,抬头看着高大的城门缓缓开启,清晨的阳光透过门缝射了进来,印在他的脸上竟有些刺眼。姬尚忍不住眯起了眼睛,脑海中一阵眩晕,身子微微忍不住微微一颤。

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很小时候,小到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回忆的遥远的过去。那时候自己唯一记得事情,就是跟着祖父和父王第一次来到了新建成的灵寿城。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宏伟的城池,住进如此华丽的宫殿,一路上他不停的瞪大着眼睛,好奇的看着身旁的事物,眼睛都不舍得闭上一下,唯恐错过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当时还是太子的父王大笑着的抱过了他,指着身边的一切说这以后都将是他的,也只会是他的。

时间当真过的很快,一转眼五十年的时间飞快过去。他的祖父桓公在位三十八年,最后无疾终于长乐宫,留下了一个让他的子孙们无法超越的背影。他驱强魏,战赵国,先后击败两大强国,将灭国二十年之久的中山国成功复国。非但如此,中山在他的手中逐渐强大起来,定都灵寿,外修长城,再蚕食了赵国的大片领土后,中山国竟得以于齐秦楚魏赵韩燕七大万乘之国同列,成为了当时实力强劲的诸侯国之一。

桓公之后,即位的成公就显得平平无奇,并没有什么令人夸耀的功绩,只是个守成之主,碌碌无为,唯一值得提到的就是他为他们儿子留下了一份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