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3/4页)

祖父和周恩来二人。根据祖父后来回忆,周恩来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认为当前全国人民的要求是:坚持抗日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而关键则在于坚持*,反对*。周恩来表示,在反对蒋介石*统治的斗争中,共产党愿意同国民党*派合作,尤其希望西南地方的*力量能同共产党密切联系,具体配合。他向祖父建议:应当在国民党内部多做团结工作,通过川康朋友自身的团结去促进西南地方*力量的团结;而对蒋介石政府的一切反动政策措施,必须给以坚决反对和有效抵制。他的看法是,西南地方力量当时有条件这样做,应大胆行动起来。共产党愿意在政治上给以支持。这次会面达成的一个操作性协议是,*中央派员到雅安,在祖父任军长的24军内设一个秘密电台与延安直接联系。 是年6月,*中央派王少春夫妇和报务员石励携带电台到雅安。 为防止蒋介石集团的特务捣乱,祖父将他们安置在苍坪山下一个旅司令部内,前面驻有一连卫兵保卫。王少春和祖父直接联系, 当祖父离开雅安的时候,指定张伯言和杨家祯参谋长和他联系。从此,祖父和*中央有了一条直接联系的渠道。通过这条渠道,祖父得以及时了解*中央对局势的分析和态度以及有关政策。 周恩来回到延安以后,也通过这部电台和祖父沟通。祖父印象至深的一件事是,1949年刘邓大军即将进军大西南之际,周恩来代表*中央向祖父及时通告,希望积极准备,相机配合,并嘱咐祖父,起义行动不宜过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祖父对周恩来如此细致周到的关照十分感念。

周总理来家中(2)

祖父与周恩来的政治交往,无疑是首先看重周恩来是*重要领导人这一政治背景。然而,周恩来的个人能力和人格特点也无疑使祖父乐于与之往来。祖父晚年曾和我谈到他对周恩来的印象:精明过人,你还没有讲他就知道你的意图;为人周到。

除了设于祖父军队中的电台这一渠道之外,周恩来在重庆期间,有时也通过中国*政团同盟的朋友向祖父转达一些意见。比如,1945年初,旧政协会议闭幕不久,周恩来在即将离开重庆前往南京之际,嘱民盟朋友向祖父转达说:政协决议能否实现,联合政府能否组成,要看蒋介石下一步如何走,现在还不能定。但是无论怎样演变,斗争总是不可避免,对蒋介石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并提醒祖父:今后的政权问题完全取决于人民的意志,如果人民不支持,谁也站不住。他希望祖父把西康工作做得好一些,取得人民支持。

祖父和中国*政团同盟(这是中国*同盟的前身)有较深的渊源。1941年,国内几个政治派别在重庆召开会议,联合组成中国*政团同盟,推选张澜任主席。在中国*政团同盟酝酿成立期间,张澜曾多次和祖父会晤商讨,希望川康军政界负责的朋友予以合作。祖父向张澜承诺,对中国*政团同盟将在政治上配合,经济上尽力协助。此后,祖父的确是这样做的。同时,祖父也通过该同盟扩展了政治联系。

祖父虽然和中国*政团同盟领导联系密切并对该组织的活动积极支持,但在一段时间中,他并不是其成员,和*政团同盟的政治和组织关系主要是通过和张澜的个人联系去体现,对外则以同情者的面目出现。祖父和另外一些志同道合人士于1941春年组织了一个秘密政治团体:“唯民社”,该团体中的许多人都参与了中国*政团同盟的活动或对之支持。参加“唯民社”的有共产党员、*人士,其中大都是文化界、教育界名人。“唯民社”成立以后,创办了《大学月刊》、《青年园地》、《唯民周刊》等刊物,以及书店、报纸,宣传抗日和*思想。关于“唯民社”的成立过程和宗旨,祖父在其回忆文章中曾有所叙述。 为了使回忆更加准确,祖父在1960年代准备写作时,曾请一些重要当事人协助提供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