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4/4页)

料。在祖父去世后搬家时,发现有的资料居然没有在“*”初期的抄家中遗失。父亲把这些材料保存了下来。这些材料中,有一份是“唯民社”主要成员李相符(李是共产党员)写的“唯民社”成立的情况,现摘录如下:

“在一九四一年间,当时蒋介石反动政权,已日益暴露消极抗日、积极*,同时在大后方借‘抗日’之名,加强一党*。特务横行,压制*,引起全国人民不满。即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几个经常来往的朋友(其中有邵石痴、马哲民、黄宪章、杨伯恺、李相符等),在一次聚会中(地址在邵宅,时间约为一九四一年春),根据自公(祖父字自乾,这是尊称――笔者注)的授意,我们一致认为,为开展后方*运动,有成立一个政治性团体的必要。后经几次商议,便决定成立‘唯民社’,邵石痴主持财政,马哲*持宣传,李相符主持组织。后来,‘唯民社’发展社员约三十余人,多数为成都各大学教授。记得在重庆方面参加的有朱蕴山和邓初民。‘唯民社’的宗旨是:‘全民团结,坚持抗战,反对*,实行*’。”

周总理来家中(3)

至1944年,张澜向祖父讲,现在抗战形势更艰巨,反蒋斗争也更尖锐,你老应当正式入盟。祖父同意张澜的意见,遂申请加入民盟。这样,祖父在成都慈惠堂街张澜的住所,填写了加入中国*政团同盟申请书,履行了加盟仪式,成为正式盟员。张澜考虑到祖父的特殊处境,将申请书当面焚毁,这意味着祖父是一个秘密盟员。祖父的秘密盟员身份,只有张澜等极少数人知道。

1945年10月,在抗日战争结束,中国的政治出现新的格局,前景展现出新的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中国*政团同盟内部发生分化。分化之后,中国*同盟成为独立党派。中国*同盟召开临全大会,推选张澜担任主席。在会上,祖父被选为中央委员,身份仍旧不对外公开。

*同盟临全大会以后,鉴于“唯民社”的宗旨已经包括在民盟政治纲领中,且该社主要负责人大都参加了民盟,遂停止活动。

那时,国民党内部也在进一步分化。1946年5月,祖父与国民党内及民盟的一些人物,包括李济深、冯玉祥、张澜、龙云、陈铭枢、余心清、蒋光鼐等在重庆聚兴诚银行举行秘密会议,分析局势。据与会者分析,未来的发展可归纳为两种可能:第一种,政协成功,国共合作,组织联合政府;第二种,政协失败,国共决裂,进行全国性内战。多数人主张,如果出现第一种局面,应当积极参加联合政府;如果出现后一局面,则应联合国民党内可以联合的力量,组织团体,开展反蒋斗争。

1947年冬季,李济深委托朱蕴山到成都找祖父,商讨筹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正式成立,祖父未亲临成立会。在会上,祖父被推为民革川康分会主任委员,化名杨宗文。民革川康分会正式成立后,以国民党军政人员为对象发展组织,同时联络各县保安团队等地方武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同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都成为参政、议政的“*党派”组织。听父亲讲,由于祖父兼有这两个组织成员的身份,因而向周恩来征询去留意见。周恩来的意见是,还是作为民革成员为妥。祖父遂退出了民盟。这样一个安排,从后来的政治进程来看,客观上使祖父避开了1957年的“反右”斗争在民盟组织中形成的尴尬。

回顾祖父和民盟的关系,不乏一些令人回味之处。民盟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政治组织,但是在中国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它也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