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3/5页)
死者皮肤下嫩黄色的脂肪组织几乎燃烧殆尽,剩下的只是一些紧贴内脏的肌肉组织,颜色就像是去皮的烤鸭肉,有些泛白。明哥用镊子掀起一片片被烧得焦黑的皮肤开始检验,随着镊子的抬起放下,车里飘来了阵阵烤肉的味道。
“焦磊,这里!”明哥突然提高嗓门,指着死者胸口的位置。
“三处刀口?”胖磊拉近了相机的焦距,透过镜头,尸体上细微之处被放大。
“杀人焚尸!”明哥给这起案件下了最终的定论。
听到这个结果我们都倒吸一口冷气,在所有的命案中,焚尸案可以说是最难办的一种,现场物证破坏严重,很多时候根本无从下手。回想起我上班这些年办理过的几起焚尸案,没有一起可以轻松破案,基本上都经历了九转十八弯。
“小龙,去找找车的车架号和发动机号。”案发现场在水泥路的路边,根本留不下脚印,就算车里会留下指纹,经过大火的焚烧,也基本被完全破坏。当我正在发愁从哪里开始勘查时,明哥已经给我找了一条捷径。
他口中的“车架号和发动机号”就像是人的身份证号码一样,是车的唯一识别代码,尤其是发动机号,它是在车辆出厂时便刻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就算是大火焚烧,也不可能将其破坏。汽车虽然是动产,但必须要在车管所办理入户手续,之后才可以上路,也就是说,每一辆在路上正常行驶的车辆都会在车管所备案。我们只要找到车的发动机号,就可以轻松地查到车辆的所有人,嫌疑人能驾驶这辆车杀人焚尸,车辆所有人或许跟这起案件没有任何关联,但这条线完全可以作为整个案件最为有力的开端。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当我把发动机印有号码位置上的浮灰擦去时,一条整齐的金属摩擦痕迹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发动机号被打磨了?”胖磊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
我指着泛着金属光泽的痕迹说道:“新鲜痕迹,嫌疑人是在汽车燃烧之后打磨的,打磨痕迹十分规整,他使用的是专业的工具。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这应该是市面上常用的手持充电式打磨机留下的痕迹。”
“难道嫌疑人是有备而来的?”
“不管是不是有备而来,我至少可以证明一点。”
“证明什么?”
“汽车燃烧需要时间,嫌疑人能等到汽车燃烧之后进行打磨,说明他有可能在周围的某个位置暗中观察,路的南边是农田,东边是垂直的山体,只有路北边的矮山坡嫌疑最大,所以我们的勘查范围要扩大。”
“嗯,很有道理。”明哥用赞许的眼光看着我。
大家按照我的指引,往北推进了不到20米,就找到了一处坑洼的地方,我在周围发现了大量的“黄山”烟头,这使得我们喜出望外。
“这里正好可以看到车子!”叶茜站在坑前用手一指。
“周围杂草丛生,根本不会有人到这里,烟头应该是嫌疑人留下的,不会错。”明哥环视四周情况后,很确定地说道。
“不对啊!”我蹲在烟头附近有了疑问。
“怎么了,小龙?”
“我怀疑在汽车燃烧的过程中,嫌疑人很有可能离开过。”
“哦?你这是怎么判断的?”明哥问道。
我指着坑里的四根烟头解释道:“这种‘黄山’烟是我们湾南省的特产,去年办理那起强奸杀害女学生的案件后,我曾对多种烟卷进行了分析。”
“一支烟卷的重量为0。9克,烟蒂的重量约为0。15克;一支烟卷的长度约为8。4厘米,直径在0。8厘米左右,过滤嘴包装纸的长度为3厘米,其中过滤嘴内海绵长度为2厘米,过滤嘴包裹烟丝处为1厘米,一支烟所能产生的烟雾量为500毫升,这些是香烟的基本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