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3/4页)

如何存在,踏上那条路,那条通向自我的路,认识自我,遵从自我,就是我存在的终极意义。

“看,云层快飘走了,我们肯定能看到仙乃日!”他依旧站在阳光里,像个孩子一样冲我挥手。

带着顿悟般的巨大喜悦和震撼,我快步追上了他。

后面的路上,他一直身姿矫健的跳跃在前方,我气喘吁吁的跟着后面,心跳得厉害,却始终不肯停下脚步,彷佛一个忠实的追随者。

终于到了仙乃日峰的观景台。仙乃日峰脚下安静的卧着一汪绿色的海子,就是所说的珍珠海了,藏语叫卓玛拉措,像是一位姑娘的名字。天空中的云层仍在移动,仙乃日峰上还没有完*出容颜。右翼的山峰海拔并不太高,山顶没有积雪,倒是清清楚楚的,形状非常像金字塔。我们在观景台上的长椅上坐下,喝了点水。他打开背包,掏出我扔进去的奥利奥,又拿出一包泡椒凤爪,有点不好意思的说:“你吃这个么,我挺喜欢这个的。”

我笑笑,拿过来撕开袋子,拿了一根出来,就着奥利奥吃起来,他哈哈大笑。

我们就那样坐在长凳上,没有说话,却一点都不感到尴尬了,反而很有默契的感觉。眼前的雪峰和湖泊在光影的变换下时时绽放着不同的表情,我突然感到能在这里啃着鸡爪子,欣赏着美景,挥霍着时间,是一种巨大的幸福。是值得一路的辛苦攀爬的。或许我该在这美景当前吟诗作赋,泼墨挥毫,才显得够有情调。但又有什么关系呢,随性而为,率性而至,我很坦然。我忽然想到,慧能在六祖坛经里说的“见性即佛”,是不是也暗示人们发现自己的本性,找到自我呢?

观景台上的有人并不多,也有人像我们一样,坐在长凳上休息,欣赏景色。天又晴了起来,阳光在珍珠海上映出仙乃日峰端庄的倒影。水面很平静,偶尔有风带起丝丝涟漪。仙乃日峰与湖中倒影浑然一体,分不清现实与幻象的界限。又过了一会儿,笼罩在山头的最后一丝云终于散去,观景台上迸发出一阵赞叹和欢呼,游人们纷纷到水边去拍照。

我也不能免俗,唐宁杰很有绅士风度的走过来,帮我拿外套,拍照。

太阳一出来,温度就迅速升高,这也是高原地区的一大特色,爱恨都绝决然的样子,不存在中间地带。刚才我们穿着抓绒衣、冲锋衣外套上来也并不出汗,现在穿着短袖拍照还是暴晒难忍。不像在上海,无论太阳出来与否,都是一样的潮湿闷热。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59】日复一日的是生活

五点钟左右,我们开始下山。下山固然比上山容易得多,但有句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还是有道理的。下山时,一来风景已经看到,沿途少了很多新鲜感;二来下山时不停的墩小腿肚子,估计第二天肯定腿要酸的。

下到冲古寺的时候,我又回头去看仙乃日,她还是在湛蓝的天空下端庄的坐着,慈祥地俯瞰着我们,让我感觉得很留恋,这样的美景,只能片刻的属于我。唐宁杰走在我的前面,看到他也让我心生感慨。这样的旅伴,也只能片刻的与我同行。过了明天,不知今生是否还有缘相见。虽然还谈不上离别在即,但我竟忍不住有些伤感,回想起今天路上的愉悦和启发,心里无比留恋。

我知道自己是个杞人忧天的人。我用力地甩甩头,“明天的忧愁就留给明天去担心吧”。

我们沿着原路返回,快走到玛尼堆长廊的时候,我给老喻打了电话,他说十五分钟后到景区门口。下山的路却比我预想的要长,我想着明天还要沿着同样的路,再次重复一下今天的情形,更觉得沮丧。想想那些背着帐篷上去的人,虽然一路更辛苦些,但倒是比我们更幸福一些,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唐宁杰听见我的叹息,转过身来问我怎么了,我摇摇头,说:“没事儿,就是想到了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