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 (第2/4页)

好好想想怎么控制大明的货币吧,至于商号的事情朕会找人来接手的。“

就这样,骆养性让出了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专心打理生意去了,而新上任的锦衣卫指挥使王征南接到的第一道旨意就是调查皇上所有亲信的家属,当然,不是朱慈炅要收拾手下的亲信,而是想找几个人出来给他管理自己的生意。

朱慈炅没想到,王征南这一查,竟然查出两个让他感动不已的亲信。

第一个就是太傅镇国公孙承宗,这孙承宗简直是大公无私的典范,他有七个儿子,除了大儿子孙铨高中进士,其余六个儿子最多也就是个举人,也就是说,他们从来没有徇私让自己的儿子通过科举取得进士功名,而且他大儿子也只当过几任知县,现在更是已经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当镇国公世子去了,什么官职都没担任!

还有一个就是太师柱国公礼部尚书内阁首辅徐光启,看他这一大串的头衔,他儿子至少也该是个三品大员吧,但是,他同样大公无私,他就一个儿子徐骥,不是进士,不是举人,只是个郡庠生,什么官都没当过!

这两人,一个是先帝的帝师,一个是自己的恩师,可以说是大明最有权势的两个人,只要他们随便吩咐几句,他们的儿子绝对可以轻轻松松,扶摇直上,高官厚禄,辉煌腾达,但他们什么招呼都不打,从不徇私,甚至都不让自己的儿子在官场上混!

这样大公无私的大忠臣自然要好好奖励,朱慈炅决定了,就用他们两人的后代来管理皇家商号,给他们两家赐上几世的富贵!

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产业

崇正十一年正月刚过,内阁首辅徐光启便接到圣谕,让他安排远在南直隶的亲孙徐尔爵、徐尔斗、徐尔默、徐尔路等进京面圣,说是有事情交代他们去做。对于自己几个亲孙的情况徐光启还是比较了解的,都有点沉迷西学,圣贤之学反而学的不怎么样,所以未有一个考取功名的,这帮小子能做什么事情,甚至还要劳烦皇上亲自交待!

徐光启以为皇上是要安排他们当官呢,这怎么行,没有功名而位列朝堂岂不荒唐,如果真那样,他估计自己会被朝廷百官的唾沫星子淹死!他可不想晚节不保,落个徇私枉法的骂名,所以接到圣谕后他并没有立马让自己的亲孙进京前来面圣,而是自己跑到皇宫面圣去了。

朱慈炅自从知道徐光启对待家人大公无私的事之后对待恩师越是恭敬了,听说恩师来了,他不但破天荒迎到乾清宫外,还亲自搀扶着恩师一路走到书房,甚至亲手搬动椅子放到恩师身后,让恩师方便坐下来。

这下徐光启更慌了,他半推半就坐下以后,立马惶恐的道:”皇上,万万不能对微臣如此恩宠啊,朝堂上下都知道微臣是皇上的启蒙老师,被恩赐太师和柱国公之位就已经恩宠过头了,如果再福荫子孙,微臣恐怕朝野会非议不断啊!“

朱慈炅笑呵呵的问道:”非议什么,有什么好非议的?“

徐光启也是豁出去了,鼓起勇气,直接回道:”非议皇上不尊祖制,不看功名,任人唯亲啊!“

朱慈炅闻言错点晕倒,苦笑道:”恩师,您恐怕是弄错了吧,朕没有说要封尔爵和尔斗他们当官啊!“

徐光启闻言一愣,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他不禁好奇的问道:”那皇上想让他们干什么?“

朱慈炅撒了个小谎,含含糊糊的道:”这不日兴隆商号的事情越来越多了,骆养性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朕想让尔爵和尔斗跟着骆养性学学,以后帮朕照看一下商号。“

他可不敢直接说要给徐家多少多少股份,那样的话徐光启肯定不答应,先含含糊糊把人忽悠过来再说,至于以后,那就由不得恩师了!

果然,徐光启立马赞许道:”原来是这事,也好,他们几个文不成武不就的,就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