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 (第3/4页)
堆废柴,能种点地养活自己就不错了,现在能帮皇上照看生意那简直就是天大的造化,微臣在这里替他们多谢皇上了。“
朱慈炅闻言真被吓到了,这恩师还真狠啊,堂堂柱国公内阁首辅之后,竟然让他们去种地,不带这么虐待儿孙的吧!
玩笑,玩笑啊,总之恩师徐光启总算是忽悠过去了,朱慈炅不但给恩师发了圣谕,还给远在辽东的孙承宗发去了电令,同样让他安排亲孙孙之沆、孙之、孙之、孙之等进京面圣。
孙承宗隔的太远,没法当面婉拒皇上,只得交待自己的亲孙们,进了京老实点,如果皇上要给他们封官就算是死都不能接受!
好在朱慈炅不是要给他们封官,徐尔爵、徐尔斗、孙之沆、孙之等人到齐之后,朱慈炅立马在自己的书房召开了一个特殊的御前会议,与会者有:
镇南王郑芝龙;
忠勤侯骆养性;
工部尚书毕懋康;
东厂提督曹化淳;
诚意伯施维拉;
秦明月的小弟秦卫明;
徐光启的长孙徐尔爵;
孙承宗的长孙孙之沆;
这些人的组合有些奇怪啊,有现任高官,有前任高官,有王爷有侯爷,还有公爵之后,还有皇上的小舅子,还有太监头子,甚至还有个洋人,这是要干嘛呢?
朱慈炅招他们来自然不是商议国家大事,而是商议皇室产业的管理问题,现在他名下的产业可不少,有日兴隆商号,有大明西洋商贸,还有工部下面那么多厂子,还有西北两三亿亩土地,还有原来的皇庄等等,必须要整合一下。当然要笼统来说整个大明都是他的,但那只能算是大明帝国的公产,而不是他个人的私产,公产自有朝廷官员管理,这私产就只能他自己安排亲信管理了。
首先,他明确提出,公私必须分离,也就是说,给他管理私产的就不能担任朝廷官员,所以骆养性的锦衣卫指挥使被撸了,至于让工部尚书毕懋康和东厂提督曹化淳来参与会议,当然不是要撸了他们的官职,而是要把他们手底下管理的皇室私产分离出来。
然后,他统一将所有私产冠上了皇家的名字,并进行了细分,像大明皇家日兴银行就是专门管理货币业务的,大明皇家兴隆商号就是专门管理日常用品经营的,包括皇庄的产出和西北两三亿亩土地的产出,都有大明皇家兴隆商号管理,大明皇家西洋商贸就是专门管理奢侈品生产的,他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大明皇家机械工业集团用以管理机械厂、水泥厂、炼钢厂等非军工单位,同时还负责军火的对外销售。
最后,他明确了手下亲信的职责和权益:
忠勤侯骆养性负责管理大明皇家日兴银行,占大明皇家日兴银行一成的股份,另外锦衣卫参与管理银行的全部退休,让他们的子侄来接替他们锦衣卫的职位,同时也给他们分一成的股份,剩下八成归皇室所有。
徐光启之孙徐尔爵带领徐家第三代管理大明皇家兴隆商号,徐家占大明皇家兴隆商号一成的股份,再分一成给现在商号的管理人员,剩下八成归皇室所有。
孙承宗之孙之沆带领孙家第三代管理管理大明皇家机械工业集团,孙家占大明皇家机械工业集团一成的股份,再分一成给现在商号的管理人员,剩下八成归皇室所有。
镇南王郑芝龙负责管理大明皇家西洋商贸,占大明皇家西洋商贸一成的股份,再分一成给现在商号的管理人员,分已一成给诚意伯施维拉,其余七成归皇室所有。
秦明月之弟秦卫明不负责管理任何产业,而是负责查账,朱慈炅让他直接到大明文科学院和大明理科学院去召集一帮算账高手,然后轮流去查各个商号的帐,也就是让他替自己看着皇室所有产业的意思。在待遇上朱慈炅自然亏不了他,他姐姐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