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 (第3/5页)

,全凭照书抄写,费时费力,蔡邕在东观校史经年,期间浏览皇室,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亦不过抄书数千卷。但你要抄书,也要先能借到书不是?世间有几人能像蔡邕这样借阅皇家图书馆?

汉代有一句名言叫:“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意思很简单,钱财无用,经书才是出人头地的最快捷径,同时也说明了经书的珍贵。而经过震铄古今的大儒们注解的经书,则已经不能用珍贵一词来形容,侥幸拥有的人,必然是藏于家中,以作家传之学,不肯轻易示人。这也是为何总有人不远千里、万里,长途跋涉,也要拜某人为师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只有从某人处,才能学到独到的学问。

盖嶷无疑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好祖父,一个好祖母,前者为马融之爱徒、后者为马融之族孙女。

马融可谓两汉数百年里,足以排名前十名的硕儒,单论东汉百余年,则可轻松进入前五,甚至前三。其注有《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所著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凡二十一篇。马融一生遍注诸书,惟有《春秋》,其见贾逵、郑众所注古文经《春秋左氏传》,言:“贾精而不博,郑博而不精,两书相应,既精既博,无以加之。”乃罢。

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盖嶷有马融之注详解诗词意思,学起来,事半功倍,常人远矣。

作为同样的受惠者,盖俊却从来不觉得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盖因他根本就无心专研经书,他认为死读书没甚用处,只要大致明白其意即可。

可以想象,他的水平也就只限于考较一下小孩子,再过几年,盖嶷所学日精,他便只能在一旁大眼瞪小眼,云里雾里了。然而盖俊毫不为此担心,谁让他娶到了一个十全十美的妻子呢。想到这里,盖俊满怀感慨的看向妻子近乎完美的侧脸,真是越看越喜爱

“嗯,富平,你这句话的理解很对,但是……”蔡琬说着说着,忽然察觉有一束别样的目光射来,说实话,这样的情况她并不陌生,丈夫盖俊是一个在家人面前从来不会掩饰内心真实情感的人。

她内喜欢这种感觉,却不会刻意去要求。

蔡琬故作不见,继续为富平讲解章句,富平听得很认真,一边点头一边默记。

第二卷负笈进京第三百一十九章江东双壁

更新时间:20118182:12:53本章字数:4523

第三百一十九章江东双壁

盖嶷立身堂上,昂着小头颅,对答如流,声朗音清,很有几分小风采,一点也不像平日性格内向的他。

盖谟趴在书案上,歪着头,大眼睛里不断溢出一种叫做羡慕的东西。他心里道:阿兄可真厉害啊不单箭射得准,马骑得俊,连阿母的问题他都能十有**说上来,换做我,早傻眼了。我什么时候能和阿兄一样厉害呢?

卞薇则是充满了骄傲,自从入盖家之门,她拼了命的学习各种知识、杂艺,不敢有一刻的放松,固然是她本身就有上进好学之心,但这只占一小半,更多的,还是因为出身娼家,心里自卑,特别是面对大家闺秀、十全十美的蔡琬的时候。

卞薇骨子里有一股贫微之人常有的狠劲儿,哪怕一辈子追不上蔡琬,也要尽量缩短两人之间的差距。

可是随着长子盖嶷一天一天长大、一天一天懂事,卞薇的心便逐渐淡下来,转而把心力转到儿子身上,儿子不仅从来没有让她失望过,且不断带给她惊喜。有子如此,卞薇觉得自己这一世总算没白活。

看着堂下神采奕奕的盖嶷,蔡琬不由恍惚一下,从未多想过的她,猛然间联想到袁绍、袁术兄弟,两人宗法上是从兄弟,血缘上却是同父所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