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页)
深山,彻底断了大家的念想。刘虞虽然拒绝了袁绍的提议,但在政治立场上倾向于袁绍。刘虞的儿子刘和在献帝身边担任侍中,献帝在长安想东归,就派刘和逃出长安,回去找刘虞让他领兵来迎,结果刘和由武关道出了关中,先到了袁术那里,把天子的意思告诉了袁术,袁术打起了小算盘,认为刘和是一张可以利用的牌,就让刘和给刘虞写信,让刘虞派兵来一块到长安迎接天子,刘虞得到儿子的信,没有多想居然答应了,准备派数千骑兵前往南阳郡。
这本来没有公孙瓒什么事,不过他看出来袁术背后有阴谋,对于野心家的阴谋,一般的正人君子通常不容易看出,而同是野心家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理。公孙瓒劝刘虞不要遣兵,但刘虞不听。这一下公孙瓒倒着急了,因为他担心袁术将来知道这件事怨恨自己,干脆由反对遣兵改为主动遣兵,他派自己的堂弟公孙越率一千骑兵也前往袁术那里,并且先于刘虞的人马赶到,公孙越一到南阳郡就暗地里劝袁术扣下刘和,把刘虞派来的几千人马吞并。这些事情发生以后,刘虞和公孙瓒之间的矛盾便公开化了。
在孙坚与周昂之战中,袁术派公孙越前往助战,结果公孙越战死,公孙瓒大怒,他不去找袁术要人,而是把仇记到了袁绍的身上,公孙瓒发怒说:“我兄弟之死,祸起于袁绍。”这是公孙瓒与袁绍结怨的开始。当然这只是一个导火索,从当时的大局来看,董卓退到长安后,内地两大阵营已经基本形成,这两个阵营的领头人分别是袁绍和袁术,公孙瓒站在袁术一方,刘虞站在袁绍一方,或者说刘虞为对付公孙瓒拉上了袁绍,公孙瓒为对付刘虞与袁术结盟。总之,这两大阵营展开了混战,公孙瓒先与袁绍作战,互有胜负,后与刘虞摊牌,刘虞战败被杀,公孙瓒控制了幽州大部分地区,以及青州、冀州一部分,事业达到了最辉煌的阶段。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壹拾叁 乱世中懦弱退缩者注定遭淘汰(1)
如果评选三国最窝囊的人,想必有许多人会第一个想到韩馥。他曾经是袁绍的上司,手下云集了颜良、文丑、麹义、张郃等名将,还有沮授、田丰等一流的谋士,可以说人才济济,在汉末争雄竞赛中,韩馥起步最早,条件最好,但却很快失败了,不是被人打败的,是被自己吓破了胆,不仅丢了地盘,最后连命都让自己弄丢了。《汉末英雄记》里对韩馥的记载不算少,说明王粲很关心这个人,关心他由盛而衰的过程,从而总结经验教训,这些记录大都被以后的《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书所采用。
根据《汉末英雄记》的记载,韩馥字文节,是颍川郡人,他当过御史中丞,这个职务平时掌管图书文籍,但它还有一个重要职责:领导侍御史,前面说过侍御史是管官员纪律以及办案的,所以御史中丞也很重要。韩馥能爬到这个岗位上,与他“袁氏故吏”的出身有关,他与袁家人关系密切,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董卓进入洛阳后,暗中帮助袁绍的周毖、伍琼等人在董卓面前推举韩馥担任了冀州牧。
韩馥到冀州不久袁绍也逃到了冀州,袁绍和袁术、曹操是同时逃出洛阳的,他们去了不同的地方,是一次有计划的潜逃。袁术到南阳郡找张咨,曹操到陈留郡找张邈,袁绍到冀州就是冲着韩馥来的。但是,袁绍到韩馥这里之前心里不完全有底,所以走到黄河边上的时候,让妻子刘氏带着三个儿子去找自家亲戚——兖州刺史刘岱,给自己留了条后路。果然让袁绍猜对了,韩馥到了冀州后势头发展不错,很快手下就聚拢了不少人才,兵马也有了好几万,因而不太愿意事事听从袁家人的召唤了。这时董卓任命袁绍为渤海郡太守,韩馥顺理成章地把袁绍打发到了渤海郡,这里远离中原,韩馥还是不放心,他“恐其兴兵,遣数部从事守之,不得动摇”。
袁绍在渤海郡一筹莫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