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2/4页)
有的桀骜不驯。
在为人处世方面——事例是最令人信服的——贝多芬在街上遇见大公和他的扈从也总不免把帽子向下按得紧紧的,然后从他们正中间大踏步的走过。在他看来,首先他是自由之身,行动自由,他与大公,都是人,而人与人之间又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其次他贝多芬只有一个,空前绝后的,这是他的伟大之处,而欧洲作为世袭的大公比比皆是,根本不足为奇。贝多芬是自由的,绝对自信的,甚至自傲。
在音乐创作方面,贝多芬曾在自己的笔记里如此写道“没有一条规律不可为获致‘更美’的效果起计而破坏”,正因为他任性而为,以自我为抒情的喷射口,才使得他的音乐富有深度、力度、广度,蕴涵生命哲理。他又写道“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够参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的确如此,当人们静下心来聆听他的《命运交响曲》,每每能感到命运之神在屋外敲打着门(更多的是人们的心灵),内心激励起崇高感,得到了与命运进行抗争的力量,从而勇于超脱苦难。
世间上诸多事情(包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荣誉)并非一概能用世俗的规律来说明,就像贝多芬创造了令人不思议的奇迹:耳疾却创造出世间最纯正的音乐。
耳疾正是在贝多芬名声日升、事业趋顺的时候,这对一个音乐人来说,这是致命的打击。为了防止给人发觉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开始变得愈来愈孤僻。他也曾痛苦万分甚至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书,陈述自己悲惨的遭遇与不幸。后来,因了解到康德的哲学观而重燃激情,“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贝多芬由接受命运的戏弄,渐渐的改为站在命运之上,这时的贝多芬真正走向了成熟。贝多芬的巅峰之作正是在失聪的情况下写出,如《命运交响曲》、《庄严弥撒曲》、《第九交响曲》等系列作曲。
然而,贝多芬最终还是在贫病交加中死去。1827年3月26日的下午,维也纳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着震耳欲聋的春雷,贝多芬握紧右拳,举向咆哮的天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3 月29日举行葬礼,维也纳二万多市民自发为他送灵,这是贝多芬才配拥有的死后的哀荣。
生活在别处——兰波印象
孩子,你的弟弟有信仰,您说呢?他有信仰,有一种我见所未见的优质的信仰。
兰波(1854…1891),15岁就擅长写作拉丁文诗歌,掌握了法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格律。从16岁(1870)起,他常常外出流浪,和比他年长10岁的诗人魏尔兰关系亲密,但后来发生冲突,魏尔兰甚至开枪打伤了兰波。现存的兰波的诗有140首左右,主要在16至19岁期间所写。在兰波早期的诗中可以看出帕尔纳斯派的影响,后期诗作加强了象征主义色彩。主要诗集有《地狱的一季》、《灵光集》。
一、优质的信仰
1891年11月,马赛一个女人请来一位神甫为弟弟作最后一次祷告。
神甫发现眼前处于弥留之际的人却是一个对上帝持大不敬者。但是,当他听说这个人有着诗人非凡的经历后,依然怀着无限的敬意庄严的对那女人说,“孩子,你的弟弟有信仰,您说呢?他有信仰,有一种我见所未见的优质的信仰。”
这个女人的弟弟就是十九世纪极为引人注目的法国天才诗人兰波。
二、离家出走的孩子
兰波生于法国北部小城查维勒,这是一个贫瘠而荒凉又充满着资产阶庸俗趣味的小城。兰波从小就对这个城市充满敌意,在早期的诗歌里也反映出他这种厌憎的情绪,“我的故城是外省城市中最愚昧的城市”。兰波迷恋于“生活在别处”的天真幻想,大概从小养成。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