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3/4页)
一时放却。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信心铭》)三祖的“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是从相对入绝对的极妙法门。透彻“梦幻虚华”,就能彻底看破放下(“何劳把捉”;“一时放却”)。凡人能到此境地,必是庄子的知音。
庄子的知音,或确切地说是证到“昼梦”醒悟的“大觉”人,历代均有,或因圣者未留言教,身教化世而已,或为门派之见未能相涉不相传承,但境界证得的人总可找到。南梁的志公禅师就是一例,他在其《大乘赞》十首和《十四科颂》中就有表达。“妄身临镜照影,影与妄身不殊。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虚。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若欲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更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烦恼因心故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梦时梦中造作,觉时觉境都无。翻思觉时与梦,颠倒二见不殊。改迷取觉求利,何异贩卖商徒?动静两亡常寂,自然契合真如。…… 身本虚无不实,返本是谁酌斟?有无我自能为,不劳妄心卜度。众生身同太虚,烦恼何处安著?但无一切希求,烦恼自然消落。…… 譬如梦里度河,船师度过河北。忽觉床上安眠,先却度船轨则。船师及彼度人,两个本不相识。众生迷倒羁绊,往来三界疲极。觉悟生死如梦,一切求心自息。”“迷时以空为色,悟即以色为空。迷悟本无差别,色空究竟还同。愚人唤南作北,智者达无西东。欲觅如来妙理,常在一念之中。阳焰本非其水,渴鹿狂趁忽忽。自身虚假不实,将空更欲觅空。世人迷倒至甚,如犬吠雷叿叿。”(《景德传灯录·二十九卷》)
三、追求绝对
如何克服相对真理的局限而进入绝对真理,让人们未来解脱,现在生具法乐,这是历代圣贤的悲愿善慈!一相的绝对真理之乐是法喜法乐;二相的相对真理之理是感官娱乐。法乐利己利他,毫无后患,而有善果;感官娱乐看似利己,实则害己损己,况且娱乐“利己”往往损他,因为二相的娱乐极化自他,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后患无穷,定有恶果。所以,人们要认识转识的重要性,要认识相对真理的虚幻性,要明白绝对真理的智慧性,要清楚极性观念的危害性,要追求非极性境界的无上性,要获得一相无相的解脱性,要体证实相本体的真实性!
“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者,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庄子·在宥》)
天道者,非极性绝对之谓也;人道者,极性相对之谓也。天道无为,绝对真理,非极性属性也,故至尊(“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为一切极性事物和相对真理之“君”(本根本体也,主者)也。人道有为,相对真理,极性属性也,故为累(因缘所生,当体皆空,幻化不实。但因无明迷惑,识心分别,二相取舍,事非蜂起,烦恼无尽,生死不了,岂不累?),故为臣。臣者,为非极性实相本体或绝对真理之称体起用,循业现相也。“天道”之无为,体现着我们追求的目的。人生最高雅的境界,是智慧道德圆满的属性(世界观),慈光善意普照的状态(人生观),自在解脱无碍的作为(价值观)。“人道”者,体现着众生各自承受的现状,是众生被动展现的结果,是迷惑无智的愚昧状态,是贪瞋痴慢的属性,是无可奈何的被动。这里的“天道”不是指天堂的天道;“人道”也不是指人间之人道,是专指两类状态属性,是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亦是本章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界线。所以庄子说:“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第四章 突破思维与自性开显
一、极性思维的困境
1、愚民非愚,聪明非聪
人类从“有欲”认识到“无欲”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