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2/4页)

拨乱反正,民族工作便迅速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健康之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文教、科技、卫生、体育等全面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一道,人民生活总体上步入小康水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巨大发展重新造就了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良好局面。

(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内部聚合力的牢固基础

除了政治统一逐步推进,阶级对抗得到消除,民族关系不断改善之外,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内部聚合力得以增强的最大因素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因为经济关系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现代经济的高度社会化和一体化是民族内部聚合力最牢固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通过*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尽管这种经济一度有着超前和僵化的弊端,但却通过“计划”将中国社会的不同局部有力地连通了起来,大大推进了中国的社会化进程。研究表明:新中国建立初期,伴随着资源开发、新工业基地建设和垦荒移民等,中国的人口迁移十分活跃,平均迁移率在40%左右。1954年到1957年四年间,人口迁移总数约亿,平均年迁移总人数为5 100多万。东北、西北、华中、华北等工业基地的筹建或扩大都带动了大批工人、科技人员及家属从东部沿海向这些地区的流动。20世纪50年代甘肃省净迁入万人,年均迁入万人;北京市1950~1957年净迁入87万多人,年均迁入万人;而黑龙江1952~1958年由外省移入的垦荒人口为63 690户,379 755人。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各地的一体化更加深入。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广泛流动使得任何封闭都变得不可能。2005年的人口抽查数据显示,当年年底中国的流动人口已达亿。随着全国范围的人口大流动,各民族人口在地域上的分布不断扩展。200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拥有民族成分的平均值为个,占56个民族的96�2%;全国拥有56个民族成分的省、市、自治区已达11个。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10)

这说明,中国民族格局中的“大杂居”状态更为突出,“小聚居”状态却很难维持了;同时也说明,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已被市场经济愈来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世界范围内迅速推进的“全球化”在国内则首先表现为“一体化”。这是中华民族传统凝聚力向现代凝聚力转化中的最根本的重构。

成就、缺失和问题的检省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建立在两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上:一是中国社会的根本性改造,包括推翻帝国主义的外来压迫和旧的社会制度,也包括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新的社会重建;二是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民族理念的传布,依此国家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层次上自觉起来。正是有这两个背景,中国的社会改造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便融为一体,中华民族凝聚力就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对应状态了。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凝聚力得到集中展现的历史时段是:五四运动至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建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前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其中反映出的是:历史愈往后发展,中华民族凝聚力包容的社会层面愈广泛,具有的物质基础愈雄厚,体现的民族利益愈一致,民族凝聚力的状态愈强固。这是和这种凝聚力所赖以支撑的中国社会的进步相一致的,也说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是成功的。能在如此大的国土,如此多的民族,如此复杂的社会构成,如此落后的经济基础,尤其是占世界人口1/5的国家内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