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3/4页)

立起这样一种凝聚力,不啻为民族国家建设史上最辉煌的成就。

然而,毕竟中华民族所处的国度太大、发展太不平衡、内外环境太复杂,这便决定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始终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现有的凝聚力状况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失,对此我们应有深刻的检省和清醒的认识。

(一)国家统一尚未完成,民族分裂还是一种现实的威胁

台湾问题原本为中国国内政治新旧演替的遗存,但由于外国势力的干预和岛内政治环境的改变,“*”势力的发展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问题的存在,使台湾与大陆政治上离心,文化和心理上隔阂,与中华民族整体渐行渐远。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肘腋之患。少数民族和汉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以“*”、“*”为代表的民族分裂主义借口少数民族“自决”和“独立”向中华民族的统一性进行挑战。他们得到了国际反华势力的纵容和支持,在离散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同样有着极大的危害。

(二)民族向心力中的民族认同、政治核心和主导意识形态认同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不和谐

毋庸讳言,由于“*”势力“去中国化”的长期经营,台湾民众的中国意识或中华民族认同受到严重损害,而他们与基于“一国两制”而回归的港澳同胞的政治认同和意识形态认同也与大陆民众有着较大的分歧。此外,*主义或社会主义虽已是大陆的主导意识形态,但它本身还存在一个从政治意识形态向更广泛的社会意识层面扩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批判性继承的问题。以儒学理论为核心的传统意识形态不代表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但却应是新的主导意识形态的文化底色和民族根基。这些问题虽然得到了关注,但尚不能说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与此相关,新的社会发展也对作为民族政治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的执政方式和能力提出了挑战: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扩大和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改进自己的执政方式、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党在此问题认识上的自觉,但政治核心地位的是否巩固还需经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严峻考验。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分化正对民族聚合力形成严重冲击

市场经济有造就“民族经济”一体化的强大功能,也有分化社会、孕育矛盾的巨大作用。如今,市场经济的这两种作用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一方面,中国社会的一体化程度前所未有地提高了;另一方面,国内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以及阶层之间的发展差距、利益矛盾明晰地呈现出来了。现今的中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处于各种矛盾的“凸现期”、“高发期”,已被中国革命所消弭的社会分化和对立正以多种新的形态出现。利益分割和社会不公制造了社会对立、激化着社会矛盾,也严重地侵蚀着民族凝聚力。

(四)日益深入的全球化也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形成掣肘

全球化是突破国界的物质流动、文化传播和资源配置,而民族凝聚力的构建是基于国界的“民族建设”,前者体现的是“全球性”,后者则是一种“现代性”,二者的冲突是必然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是在同一个时段内,因此,在中华民族凝聚力随国力增强而增强的同时,全球化也对这种增强形成着制约。这种制约包括不断增加的国际规则和组织对国家权力的分解,分裂主义的内外渗透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威胁,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蚀,也包括我们民族内部在外来影响面前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涣散。全球化是一种不可回避的社会发展进程,它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掣肘和制约将是长期的。

综观上述,20世纪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