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3/5页)
这是我对他的评价。”
二十 Channel[V]关注着中国流行乐坛的现状
“你在Channel[V]付出多吗?”
“我付出了所有的积累,包括在无锡的积累。社交能力、组织能力、采访能力、协调能力,写作能力,我觉得我把原来的能力资源都组合起来了,在这里发挥。所以Channel[V]是我的一个很大的转折,也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它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绿色和生机,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很高的声誉。当时圈里就是Channel[V]等于山奇,山奇等于Channel[V],两者是等同的。”
“你觉得引以自豪的节目是什么?”
“一个是《非常中国》,这是一个流行音乐在海外的窗口,从来没有海外的节目介绍中国的流行音乐;另一个是《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中国从来没有这样风格的音乐节目吗?”
“是。但是最根本的是这个节目打开了中国跟海外的一个窗口,让海外更多的人了解现代的中国音乐,也让中国人知道中国的音乐也能通过这个窗口推到海外,所以这个节目被所有的音乐人关注。
“在这里边,我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不是因为我的能力有多大,而是因为这个平台自身的功能,我在这个平台上的工作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所以它不是一个人的功劳。
“只不过我是在这个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做了一件适当的事,成了这样一个有特点的人。当然这里面同样也是因为我个人自身的独特性,才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因为我如果没有能力就留不下来,在我之前有过几个人,做不好,留不住。”
“当时中国流行乐坛是什么状况?”
“96年底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说中国乐坛辉煌不在,表面上看不如94年、95年那么辉煌。因为1995年是积攒了前面那么多年的爆发,所以有那么多好的作品出来。我在96年下半年,做了一个话题‘96能否辉煌’,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创作不是制造,是点点滴滴的铺垫,不可能每一年都跟1994年、1995年那么辉煌,不可能的。
美术博物馆和欧洲赛马会(3)
“凡事都有一个过渡、起伏。后来每一年,人们都觉得中国的乐坛没有那么辉煌了。其实我觉得中国的音乐人很有才华,也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只不过观众的欣赏水平在提高,接受能力也在提高。海外的窗口在打开,看的东西更多了,所以要求也更高了。
“中国的流行音乐品质其实一直在往上走,不是大起大落,是平缓地往上走。有些人上来了,有的人下去了,但是总的趋势是往上走的,制作上、包装上,这十年来已经从无到有了。
“但是任何东西的发展都有两面性。原来录音设备,是大开盘分轨录音,录制特别慢,技术要求特别麻烦。现在用电脑了,不会唱歌的人都可以把声音修得特别漂亮,走调的歌曲也可以修到原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歌手。所以,电脑的存在首先对音乐进行了一场革命性的颠覆,让所有的制作变得简单了。第二也带了虚假。”
“双刃剑?”
“把很多不会唱歌的人制造成了歌手,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梦幻,但不真实。现代技术发展得越快,负面的东西、虚假的东西就越多。音乐如此,电视也如此。”
【回放】
96乐坛回顾
中国的原创音乐通过几年来的努力,音乐园地已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北京的流行音乐风格纷呈,品种繁多。如果勉强为其分类的话,可以这样来区分。
一、平民流行歌曲。
高枫的《大中国》,冯晓泉的《中华民谣》、于文华和尹相杰的《纤夫的爱》,都可归属此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