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4/5页)

二、艺术流行歌曲。

孙国庆的《梅》、罗中旭的《星光灿烂》、高晓松创作的《恋恋风尘》和《蕾》。

三、另类流行歌曲。

马格的《女孩与四重奏》、宝罗的《诺言》、希丽娜依的《秋天》。

四、以老歌手复出的实力派见长的流行歌曲。

如田震的《执着》、屠洪刚的《霸王别姬》、程琳的《回家》。

五、公益性的流行歌曲。

其中以孙悦的《祝你平安》最具影响力。

六、广东歌手到北京试图再现辉煌。

其中前有黄格选、戴军,后有毛宁、林依轮、光头李进、甘萍、廖百威等人。

七、摇滚音乐风头正健。

其中摇滚老将崔健,不久前在北京的一个PARTY上演出了新老歌曲,何勇、窦唯和张楚三剑客,除窦唯前不久推出了《艳阳天》外,其余两位正在录制新歌。

另外,黑豹乐队也让人众说纷纭。

新近在京城最活跃的一支乐队叫“零点乐队”,主唱周小欧实力非凡。

摇滚女歌手罗琦离开了“指南针”后推出了《快乐机器》,蔚华推出了《现代化》,都各具特色。

唐朝乐队,自贝司手张炬去世后一度没有声息,目前正在录制歌曲,以图再创佳绩。

八、爵士乐逐渐兴起。

这中间以崔健乐队的萨克斯手刘元为代表,鼓王仨儿组建了“天场乐队”也自称为中国最好的爵士乐队,并走出国门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音乐界,并多次去香港演出。丁薇的《断翅的蝴蝶》,也被称为蓝调爵士乐。

总之,北京的音乐琳琅满目,音乐作品目不暇接,音乐公司鳞次栉比。音乐人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北京已形成了一股创作群体,音乐机制逐步走上正常轨道。

比起北京,上海的流行音乐发展似乎步履缓慢,与上海音乐人交谈,许多人都说上海没有流行音乐,上海的传播近几年来曾获得一致好评,但创作却一直停滞不前。近来有一些作品被引起注视,除了何训田创作、朱哲琴演唱的《阿姐鼓》名扬天下外,来自广东的高林生和北京的王磊签约上海后都产出了较有影响的作品,《它的名字叫阳光》、《红腰带》等。

上海自身的音乐人有影响的不多,老将李泉,新手甄凌还较有特点。除此以外,各公司正在大力推新人,如劲舞娃娃、石云岚、玫瑰秀等。相信不久以后,上海的流行乐坛将会出现新的转机。不过,上海要在二三年内赶上北京可能性还是不大。

1996年12月

“你第一次感觉技术的力量,是在Channel[V]带着小DV采访,你觉得DV是什么东西?”

“DV就是减负。从技术参数来说比不上大的机器,但是作为娱乐节目,在短平快、真实性、时效性和拍摄手法上都有很大的优势。电视节目技术不是第一的,内容是第一的。所以很多人做电视的时候把精力都放在技术上是错误的。”

“当你拿着DV拍新闻的时候,和拿专业机器的人相比,感觉一样吗?”

“新闻用DV拍,比大的机器方便多了。当时的摄像机都很传统,架着架子,人物固定、画面固定,而且灯光要求高,不如我灵活。DV低兆度高,光线暗也能拍。而且我拍摄很随意、很流畅。我在酒吧拍一个摇滚乐队的演出,摇过去、摇过来。拍特写,很自如。后期编导说像MV的拍摄手法。”

“之前好像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吧?”

“没有,但是我特别敏锐。以前拍照也没受过训练,但我特别能把握构图、审美、要求,后来拍DV也是。有一些新闻拍摄基本的要求,摄像师朱奕指导过我。”

“边干边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