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5页)
本来,中士是可以立个功的。可中士没有立。中士在连队人缘不坏,好事也积极去做,当新兵时还把扫帚压在枕头下,一早号不响,他就把弹药库院落扫了一半。每次连队表扬人员名单中都不少中士,第一年他就被嘉奖两次。嘉奖一次有十块钱奖金。拿到那十块钱时,他觉过意不去,用五块钱买了三盒烟,一斤酥糖,给排长送了一盒烟,大家把余下的烟和糖均分了。年终总结时,都觉中士大方,又评他嘉奖,他又用十元奖金,买了两盒假“阿诗玛”烟,排长独抽一盒,大家共抽一盒。那是全排人第一次抽云烟。无不感谢中士。
这为中士立功打下了基础。入党,中士不敢想,排里还有七八个非党人士的老兵,他们都写过十几份入党申请。中士计划:入伍头年嘉奖,二年立功,三年入党,四年回家当支书。当不了支书就当支部委员也行。
入伍第二年,中士成了老兵,依然和新兵一样,兢兢业业,勤勤快快,一个冬天,少说能替人站三十至五十次夜哨。
那次立功机会,就是来自于替人站哨。
夜黑极。是时半夜两点,星月都一并沉失,天地一并混沌。弹药库扎在一道沟中,四周有铁丝网围着,狗猫也难从网中出进。排里人都落在鼾睡里。冬风嘶着嗓子叫刮,满世界都是风声,冷得人肌骨如冰。中士一点半下哨,可两点还没人来接。他正急,忽然听见弹药库前有异样响动,心中一惊,就蹑脚靠去。
枪是上了子弹的,他很怕突然一声枪响,就没把食指放入扳机环。
前边响动愈大,是铁丝网的交错声。
中士按亮手电筒。是装六节电池的大电筒。
晒在灯光下的是对父子,庄稼人,沟口村落的。他们手持抬棍,正欲把铁丝网下的蒺藜铁丝抬走。当初建筑这军事重地时,余下很多蒺藜铁丝,都被邻村百姓偷去,现在仅余岗楼前两盘。连长曾关照,抓到贼当以破坏军事设施罪上告地方法院,并给捉贼者视情况上报立功或者团嘉奖。
终于,由中士捉到了一对父子贼。
手电筒的光柱高极,那对父子在光柱中僵僵呆呆。
他把这对父子贼带到弹药库的一间旧屋里,想立马报告排长,天亮报告连长,可正要落下屋门的大锁时,那老汉却突然过来拉住中士的手:“敢问小兄弟,你也是农村人吧?”
中士说:“是。咋了?”
老汉道:“是,你就该知道庄稼人活在世上艰难,就不该把我老汉关在这里。”
手持着大铁锁,中士在门口呆呆不动。那时房里灯亮,中士脸上是黄土颜色。
“你咋知道我是庄稼人?”
“庄稼人的指头都又粗又短,关节老宽……”
中士看了看自己的指头,忽然发现原来自己五指是并不拢的,无论如何努力,都留指缝行行。他觉摸到一阵悲哀,把大锁挂在门上,瞟父子一眼,说:“你们走吧……”
那对父子就默默走出屋子,脚步声很大。
“慢些,别惊醒别人。”
一提醒,父子立马蹑了手脚。
到哨楼下,父亲转过身来:“你叫啥名?”
中士淡淡道:“不叫啥名……你们要蒺藜铁丝有用?”
“盖房。”
“扎围墙?”
“打预制板,买不起钢筋,当钢筋打进水泥里。”
“要很多?”
“不多,只一间水泥房。”
说着,父子就跨过哨楼,走进了夜黑。临别,老头又回头说,他家住沟口第一家,门前有三棵大叶杨,请中士出沟时拐家喝口水。中士应道:你们走吧,以后别来弹药库这儿抓东捞西,别人捉到不会轻饶。可是当那父子走远时,他忽然又扯嗓叫道:“哎,等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