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页)
空缺。
兑,其卦形义同二画单卦的“震”的卦形义相关。“兑”的甲骨文的形义为人仰天祈祷状,其本义当为祭祀上天的雷神⑧。“兑”卦的命名显示出和“雷”直接相关的语义关系,即“兑”为动词,而“兑-震(雷)”为雷神崇拜仪式中习见的动宾语义关系。“兑”的卦象为“泽”,然而“兑”的词义系统中并无“泽”义。“泽”的本义为聚水的洼地。《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卦象“泽”的产生因“雷一雨水”的联想所致,即卦名“兑”所祈求的雷神下雨,而雨水降下则汇聚于泽地。
巽,其甲骨文字形两人跪坐状。《说文》所列篆文在两人下方加一短横,所列古文则在两人下方加两短横,字形下方加一短横或两短横均为文字装饰性符号。其实“巽”即《说文》所收的“卩卩”。《说文》:“卩卩,二卩也,巽从此。”“卩”的甲骨文为一人跪坐状。“巽”在先秦典籍义为“逊”。《论语·子罕》:“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巽,上古音心母元部;逊,上古音心母文部。“巽、逊”两词上古音极近,而“逊”为形声字,实为象形字“巽”的后出字体。“巽”的卦形义和原始的二画单卦“艮”的卦形义相关。从“巽”的字形和用如“逊”的词义来看,“巽”的本义当为祭祀跪坐时的卑谦之态,而“巽”作为卦名,实指人们祈求雷神降雨时应具有卑谦之态。“巽”的词义系统并无“风”义,“巽”的卦象为“风”,实因“雷-雨”通常伴随的大风所致。
综上所述,八卦卦名的命名皆围绕着雷神崇拜而来,其中的功利目的则是求雨。《周易·系辞上传》:“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八卦是一步步演变而来的,其本源称之为“太极”,然而“太极”的原型就是雷神这一点则无法揭示出来。南宋朱熹在研究《周易》时,同样想穷究“太极”之理,《朱子语类》卷六十七录朱熹语:“看《易》是看他卦爻未画之前,是怎模样,却就这上见得许多卦爻象是自然如此,不是杜撰。”现在我们一旦指出“卦爻未画之前”实有雷神崇拜的原始核心文化的巨大影响,八卦演变历史的早期层面的面貌便完成了从猜测到实证的飞跃,抽象的“太极”亦恢复其具体的雷神本源。
(五)爻和卦的关系
甲骨文有“爻”而无“卦”字,且“爻”为记录数字卦的象形字,而“卦”为形声字,由此可以推断“爻”这个词比“卦”先出。先民从图画的“雨”状中归纳出雨在天上和在天下的两种状态,即原始二画单卦中的“震、艮”两卦。该两卦产生后即命之为“爻”,因为两卦描摹了有关“雨”的状态。作为符号卦的“震、艮”的功用,当为雷神崇拜求雨时巫术性质的画符之用,即模拟“雷-雨”状而和雷神沟通,祈求雷神的出现和降临。
由于原始的二画卦共有四卦,这样便有了选择的可能性以及选择的操作程序。数卜有其自身的起源,而用数字来确定某个二画单卦,则是原始画符和数字占卜的结合。无论是二画单卦、四画重卦还是三画单卦、六画重卦,其中只有阳爻和阴爻两种基本构件,而数卜10以内数字则为从1到9,对应的结果则是单数为阳爻,双数为阴爻。从数字卦所含数字的演变角度来看,各阶段所用数字不尽相同,比如新石器时代晚期淞泽文化遗物上为从1到6的数字,其后为从1到8(因1、2、3、4这几个数字的甲骨文容易混淆,所以只留下1而省去2、3、4),其后又增添9,而《周易》占法则用6、7、8、9。数列1至9之首为1,以单数1配阳爻,说明表示天的一长横(阳爻)在最初画“震、艮”两卦的时候先画出,也就是说,一长横的“天”先用来确定方位,构成“雨”的参照系。两短横表示“雨”状则在“天”的位置确定后,再在其上或其下画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