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3/4页)

义、三*义和*主义。

自由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导理论体系。19世纪末,严复的《论世变之亟》、《原强》等文章率先将自由主义引入中国,并为谭嗣同和梁启超等进一步发挥,同时付诸于维新变法的实践。新文化和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等人将自由主义大大彰显开来,使其成为思想界的主流。他们提倡政治*,个性解放,抨击专制统治,极大地动摇了传统意识形态在中国的统治。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严重对峙为自由主义的回潮提供了契机。以*同盟、*建国会和九三学社等*党派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试图在国共两党之间寻求一个“中间路线”或“第三条道路”,梦想在中国建立一个以“中间”力量为主体的政府,实践他们的*蓝图。但国民党的严厉*打破了中间派的幻想,迫使他们在两种政治立场之间作出选择。于是随着他们政治立场的分化,中国自由主义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

以所谓“民族”、“民权”、“民生”为内容的三*义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精华。辛亥革命和“*”的创立是三*义的成功实践,但革命成果的丢失和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代表的专制统治的重建却证明了这一理论的缺憾。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孙中山旧三*义向新三*义的转变,为国共合作基础上的中国革命高潮以及后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前提。然而孙中山逝世以后,执掌国民党政权的蒋介石集团对三*义做了歪曲性的继承。他们把其中的民族主义变成了依赖外国、大汉族主义和恢复封建道统,把民权主义变成了*和“一个领袖”的专制集权,把民生主义变成了维护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官僚资本和摧残民族资本。因此,这一理论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也便破产了。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7)

*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在将*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深刻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创立了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主义理论。新中国建立以后,党领导国家胜利完成了从新*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和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与之相应的*理论和“*”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执政于中国,是历史的选择,各民族人民接受它的领导,自觉维护它的执政党地位就是对它作为民族政治核心的具体认同;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也就选择了中国化的*主义,因为这种思想体系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凝聚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而当中国历史完成这些选择的时候,中华民族的主导意识形态和政治核心也便实现了更新和重构。

中华民族内部聚合力的整合及基础的更新

除了以民族认同、政治核心和主导意识形态认同为内容的民族向心力之外,民族凝聚力的另一个要素即是民族内部的聚合力。因此,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也必然表现在国内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与整合,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群体之间冲突的消弭和利益的协调上。而这种内部要素的统合和协调也与民族向心力的形成同步,都是在中国的*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整体社会发展中逐步实现的。

(一)政治统一的推进

政治统一是实现民族内部聚合的前提。因而消除割据和分裂也便成为提高民族内部聚合力的首要内容。辛亥革命之后的北洋军阀首开军阀割据之先河。他们对外出卖民族利益,对内搜刮无度、祸国殃民、混战连年不息。北洋政府的军阀统治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带来的革命高潮和北伐战争所颠覆。蒋介石靠对革命力量的*和国民党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