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5页)

密进入北平,前去探望了多年老友徐悲鸿,并和吴作人等一起畅谈了一个晚上。田汉说:“我来北平之前,见到了毛主席和周恩来同志,他们希望悲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离开北平,并尽可能在文化界多为党做些工作。”徐悲鸿欣然答应了老友所嘱。

在南京政府第二次派来接学者名流南下的专机中,徐悲鸿也在名单之列,但是,他坚决拒绝去南京。国民党不断派人前来劝说,并制造了许多谣言,进行种种恫吓。恫吓无效时,又加以利诱,说如果徐去南京,政府可以拨一笔外汇,作为其去印度举办作品展览会之用,也被徐断然拒绝。

1949年1月16日,傅作义发请帖,请北平当时的学者名流在中南海聚餐,一起讨论北平的时局。许德珩、徐悲鸿、周炳琳、马衡、朱光潜、叶浅予等20多位知名人士的共同意见就是和平解决北平问题。徐悲鸿慨然陈词:“北平市200万市民的生命财产,系于将军一身,当前的形势,战则败,和则安,这已是目前的常识问题。”

当天夜里,徐悲鸿家中就接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恐吓电话,一个陌生男子威胁徐夫人廖静文:“你告诉徐悲鸿,叫他小心脑袋!”

徐悲鸿不为所动。他不但自己不走,还成功劝说齐白石老人留下。当时国民党当局造谣恫吓说,共产党那里有一个黑名单,进北平城后要杀一批有钱的人,名单中就有齐白石的名字。齐白石为谣言所惑,打算迁居香港。就在此时,徐悲鸿前去探望白石老人,慢慢地对老人说:“您老不用着急,我有个好消息告诉您。早几天我接到周恩来先生捎给我的一封信,里面特意提到您老,并托我前来看看您,要您好好保重身体,争取做个百岁老人,还说毛主席也嘱他代问您老好。”正是一向为白石老人所信任的徐悲鸿的一番话,让齐白石打消了去香港的想法。

周恩来托我来看您(2)

徐悲鸿如己所愿,在北平迎来了解放。解放后,徐悲鸿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劳累过度,脑溢血复发逝世,就在这一年上半年他画了两幅极有历史意义的《奔马》,一幅是献给毛泽东主席的,题“百载沉疴终自起,首之瞻处即光明”,表达了他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另一幅题有“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这是画家对新中国的正确理解,也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

像徐悲鸿一样思想倾向进步,积极迎接解放的学者教授,在北平还有张奚若、许德珩、吴晗、屠守锷、费孝通、雷洁琼等很多人。

周恩来对刘仁说:“你把教授们都留下来了,难怪叫‘留人’呀!”

没有登上国民党的飞机,而选择留在北平的,还有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辅仁大学校长陈垣等。

朱薇分析说:“更多的北平教授之所以选择留下来,他们或是深深眷恋着古都的文化氛围,或是对国民党的统治由不满到彻底绝望,或是所接触到的共产党人曾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或是对他们心中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一种托付。他们的等待中有茫然,有不安,但更多的还是希望。”

北平的地下党也做了很多积极的工作。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已购买了机票即将南飞,刘仁指示地下党派人与其面谈后,陈垣退掉机票,决心留下,后来胡适邀他同机飞走时,也被他拒绝了。陈垣曾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自前月十七八,政府来电并派飞机来接,都未成行,后又敦促数次,均婉谢,因无走之必要也。”

北平地下党学工委负责人崔月犁曾亲自上门面晤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请求他们留下,参加解放后新中国的建设。一贯具有民主思想的陆志韦,关键时刻表现了良好的气度和对共产党人的信任,根据资料记载,“据说燕京的学生们,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