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3/4页)
。第四十六、四十七回,邢夫人的老公贾赦看上了贾母的丫头鸳鸯,命令邢夫人去作说客,遭到贾母的严厉批评:
贾母见无人,方说道:“我听见你替你老爷说媒来了。你倒三从四德,只是这贤惠也太过了!你们如今也是孙子、儿子满眼了,你还怕他,劝两句都使不得,还由着你老爷性子胡闹。”
二是她的儿媳妇凤姐。第四十六回,邢夫人找凤姐商量劝鸳鸯嫁给贾赦作妾一事,作者写了凤姐的一番心理活动:
凤姐儿知道邢夫人禀性愚强,只知承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尅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子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
三是邢夫人的弟弟邢大舅。第七十五回:
这邢大舅便酒勾往事,醉露真情起来。乃拍案对贾珍叹道:“怨不的他们视钱如命,多少世宦大家出身的,若提起‘钱势’二字,连骨肉都不认了。”……贾珍深知他与邢夫人不睦;每遭邢夫人弃恶;扳出怨言……
由此可以看出,邢夫人一是只知以讨好贾赦以自保,二是无比贪财,三是不信任任何人,四是心胸无比狭窄。其中“蠢”是她最重要的性格特征。典型的例子有两个,一是上文所说的为贾赦做媒娶鸳鸯,二是直接启动了抄检大观园的行动,敲响了贾家灭亡的丧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主子愚蠢,他身边的也必然不会有聪明人。邢夫人身边有一个费婆子,一个王善保家的。费婆子不用说,就是废物一个,因为她就姓“废”。单说这王善保家的,以邢夫人之愚,本来就是非不分,再加上这王善保家的煽风点火,必然闹出大事。第七十四回,贾母的粗使丫头傻大姐在大观园拾着一个绣春囊——有*图案的小袋子,恰巧被邢夫人看见,邢夫人以为抓住了一个打击王夫人、凤姐等的把柄,大做文章。这王善保家的也趁机大进谗言:
这王善保家的正因素日进园去,那些丫环们不大趋奉他,他心里不大自在,要寻他们的故事又寻不着,恰好生出这事来,以为得了把柄……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罢了,太太不知道,头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
一件小事就这样被谗言放大了,晴雯被逐,大观园被抄,一切都无可挽回!
再说王夫人。在许多读者心中,王夫人是一个整天吃斋念佛的人,木讷、善良、仁慈。第六回,借刘姥姥之口,这样评价王夫人:
(王夫人)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夫人。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
实际上,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她非常无能。贾母退休后;她应该是荣国府的当家人。可是,大家都知道,荣国府的当家人是凤姐。主要的原因就是王夫人没有能力管好家。翻遍《红楼梦》,王夫人只决断过一件事,这就是抄检大观园。也正因为她的无能,凤姐才能一手遮天,逼死人命、放高利贷,坏事干尽,成为贾家的抄家大罪。同时,她非常无趣。贾家家庭聚会,大家讲笑话,贾母、凤姐甚至贾政、贾赦都登场,就是没有王夫人什么事。大观园里宝玉和姑娘们经常开展各种活动,贾母、凤姐经常参加,也不见王夫人的身影。更为重要的是,《红楼梦》中从没有写到贾政与王夫人的私生活,倒是几次提到贾政和赵姨娘在一起,这说明了什么?
第二,她非常昏愦。这与第一点是联系在一起的,无能之人必然昏庸。因为她无能,她在贾家的地位全是因为有了宝玉,所以她把宝玉当作命根子,最怕的事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